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艺术课程的实现

艺术课程的实现

艺术课程的实现

定 价:¥38.00

作 者: 李力加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教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3019402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艺术新课程教师教学中不多的真正有新意的著作。它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小学艺术教师实现其专业发展,并提供了组织学生活动的指引。这种设计,既为教师对本主题的艺术理解开拓了思路,也为他们的备课提供方案性的引导。

作者简介

  李力加,汉族,1953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教育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任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世纪(版)小学《艺术》副主编,现任绍兴文理学院蔡元培艺术学院美术教育教授、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艺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图书目录

陶冶孩子艺术与美的心灵 吴刚
突破艺术师资培养的“瓶颈” 修海林
前言
第一章 认识综合艺术课程
第一节 综合艺术课程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与意义
一、艺术课程产生的理论基础
二、综合艺术课程的特点与基本理念
第二节 综合艺术课程的核心及方向
一、艺术课程的建构性——对艺术与文化、生活、情感、科学关系的解读
二、水乳交融,难分彼此——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文学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建构主义与综合艺术课程实践
第一节 从结构谈建构
一、积极性学习
二、建构性学习
三、累积性学习
四、目标指引性学习
五、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
第二节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与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第三节 艺术教材编写和课程的建构方式
第四节 人文主题统领下不同艺术领域学科要素的建构
第五节 单元课题内容的建构方式及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第六节 教学研究方法的建构——协作式的备课
第七节 课程范式的转换与教学方法的建构
一、课程理念的转变
二、课程目标的理解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
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五、教学结果的多样性
第三章 教师角色的挑战
第一节 问题和困惑
第二节 角色的转换与变化的策略
第三节 发展的方向
第四节 应具备的素养
第四章 艺术教材的结构与分析
第一节 编写原则的确立和依据
一、教材如何进行综合
二、应该怎样使用教材
三、学生怎样学
第二节 人文主题设立的思路
第三节 小学艺术教材各单元简要分析
一、一年级上册单元课程
二、一年级下册单元课程
三、二年级上册单元课程
四、二年级下册单元课程
五、三年级上册单元课程
六、三年级下册单元课程
七、四年级上册单元课程
八、四年级下册单元课程
九、五年级上册单元课程
十、五年级下册单元课程
十一、六年级上册单元课程
十二、六年级下册单元课程
第四节 艺术课程情感和价值观的实现
一、课程及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
二、单元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观
第五章 教学策略的选择
第一节 对话与碰撞
一、对话的双方及碰撞的融合
二、对话的意义和活动的展开
第二节 学科特性与人文文化的整合
一、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文化学习
二、艺术课程课堂教学的维度
三、什么是学生在艺术课中应该获得和形成的基本能力
四、课程从学生的“学”出发
第六章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计探讨:问题的设立——从艺术课程评价到艺术课学习
第二节 设计探讨:以通感认识的连接实现艺术课程
一、就像欣赏美丽的宝石一样
二、在人文主题统领下的音乐、美术、表演等学科通感连接的艺术课教学分析实例
三、作品简介、分析整合及探究
四、不同艺术学科领域技能的学习与思维转换
五、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教学案例分析
一、两堂现场艺术课
二、听课后的思考
三、单元设计的课例
第四节 教学过程纲目(方式)参考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三、讨论(对话)
四、实践
五、总结与布置课后任务
第七章 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实施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小学艺术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例设计17例)
第八章 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第一节 综合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
一、认识综合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
二、综合艺术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三、综合艺术课程的评价理念
四、综合艺术课程评价的维度
五、为什么要以质性评定统整量化评定
六、综合艺术课程强调评定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七、评价把握学生个性化反应与合作
第二节 综合艺术课程的评价技术和方法
一、综合艺术课程评价模式和评价技术的建议
二、什么是艺术档案夹?
三、什么是研讨式的评定?
第三节 综合艺术课程教学评价实践的案例分析
一、如何评价“教”在艺术课中的作用
二、综合艺术课程评价案例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