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媒介控制(翻译版)

媒介控制(翻译版)

媒介控制(翻译版)

定 价:¥57.00

作 者: 李健男等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医用生物学

ISBN: 9787117065214 出版时间: 2004-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16开 页数: 296 字数:  

内容简介

  《媒介控制》概述了所有主要媒介及害虫,包括蚊虫及其他吸血双翅目、舌蝇、锥蝽、臭虫、蚤、虱、蜱、螨家蝇及水蚤等,并对各类媒介的生物学、公共卫生重要性及控制等加以描述。读者对象:卫生防疫机构、社区卫生人员、民众。《媒介控制》主要目的是为非专业人员提供实践指导,为此收集了媒介生物控制、宿主种类和家庭害虫的有关资料。《媒介控制》所叙述的靶生物种类和控制方法是从许多个体和社区材料中挑选出来的,它们对媒介控制重了重大贡献。《媒介控制》的出现就尤其显得及时。《媒介控制》的描述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和其他生活环境进行永久性改造的方法,将会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这些疾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人类健康。

作者简介

暂缺《媒介控制(翻译版)》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概述
第一章 蚊虫和其他吸血双翅目
一、生物学
(一)吸血双翅目的鉴别特征
(二)蚊虫
(三)蚋
(四)蠓
(五)白蛉
(六)牛虻和鹿虻
(七)舌蝇
(八)厩蛰蝇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骚扰
(二)疟疾
(三)淋巴丝虫病
(四)蚊媒病毒性疾病
(五)盘尾丝虫病(河盲症)
(六)利什曼病
(七)曼森线虫病
(八)罗阿丝虫病
(九)兔热病
三、控制措施
(一)选择最适宜的控制措施
(二)个人防护
(三)用杀虫剂处理织物
(四)房屋和临时住所的防虫
(五)避免和转移吸血双翅目的叮咬
(六)喷洒杀虫剂
(七)防止孳生
第二章 采采蝇
一、生物学
(一)生活史
(二)栖息场所
(三)食物
二、公共卫生危害
昏睡病
三、控制措施
(一)诱蝇笼和杀虫剂浸泡的诱蝇屏
(二)喷雾杀虫剂
第三章 锥蝽
一、生物学
(一)生活史
(二)习性
(三)栖息场所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骚扰
(二)恰加斯病
三、控制措施
(一)住宅墙壁应用杀虫剂
(二)改善住宅
(三)浸泡蚊帐
(四)熏蒸罐
(五)监测
第四章 臭虫、蚤、虱、蜱和螨
臭虫
一、生物学
分布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三、控制措施
(一)检查
(二)使用驱避剂
(三)家庭防护措施
(四)药物浸泡蚊帐
(五)烟雾发生器
(六)残效杀虫剂

一、生物学
习性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叮咬
(二)鼠疫
(三)蚤传斑疹伤寒
(四)其他疾病
三、控制措施
(一)防止叮咬的措施
(二)蚤传传染病
四、潜蚤
(一)生物学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生物学
(一)体虱
(二)头虱
(三)阴虱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损伤
(二)虱传斑疹伤寒
(三)虱传回归热
(四)战壕热
三、控制措施
(一)头虱
(二)阴虱
(三)体虱

一、生物学
(一)软蜱
(二)硬蜱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骚扰
(二)蜱媒回归热
(三)蜱瘫痪
(四)蜱媒立克次体热
(五)莱姆病
(六)土拉菌病
(七)蜱媒病毒性脑炎
(八)其他病毒性疾病
三、控制措施
(一)个人防护
(二)社区防护

一、叮咬螨
(一)生物学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三)控制措施
二、疥螨
(一)生物学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三、屋尘螨
预防与控制
第五章 蜚蠊
一、生物学
(一)生活史
(二)习性
(三)迁移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骚扰
(二)传播疾病
三、控制措施
(一)环境治理
(二)化学控制
第六章 家蝇
一、生物学
(一)生活史
(二)食物
(三)孳生地
(四)成蝇生态学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骚扰
(二)传播疾病
三、控制措施
(一)改善环境卫生和卫生状况,控制苍蝇孳生
(二)灭苍蝇方法
第七章 剑水蚤
一、生物学
二、公共卫生危害
麦地那龙线虫病
三、控制措施
(一)防止病人与水源接触
(二)安装安全的饮水设施
(三)过滤饮水
(四)化学方法
(五)煮沸饮水
第八章 淡水螺
一、生物学
(一)生活史
(二)生态学
二、公共卫生危害
(一)血吸虫病
(二)食源性吸虫感染
三、控制措施
(一)避免接触疫水
(二)改善卫生设施
(三)控制疫螺
第九章 房屋喷洒残效杀虫剂
一、室内喷洒控制疟疾带来的问题
二、喷洒组织
三、滞留喷洒杀虫剂
(一)优质滞留杀虫剂的特性
(二)耐药性
(三)剂型
(四)剂量和使用周期
(五)喷洒表面的类型
(六)常用杀虫剂
(七)杀虫剂悬浮液的准备
四、手工操作喷雾器
压缩喷雾器
五、喷洒操作
(一)喷雾部位
(二)合适的喷洒时间
第十章 杀虫剂的使用安全
一、预防措施
(一)标签
(二)储存和运输
(三)处理
(四)一般卫生
(五)防护服
(六)安全技术
二、紧急措施
(一)中毒的症状和体征
(二)急救处理
(三)进一步治疗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