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航空、航天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

定 价:¥268.00

作 者: 慈龙骏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航空航天

ISBN: 9787040157901 出版时间: 2005-07-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16开 页数: 939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是一部系统论述荒漠化形成、分布、发展和防治模式的科学专著,由慈龙骏等20余位专家根据多年来综合研究和科学考察成果,结合生产实际撰写而成。书中准确地阐述了荒漠化的基础理论及其防治模式,特别是总结了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履行《公约》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全书分三篇:荒漠化概论、荒漠化各论和荒漠化防治,包括各种科学研究及科学考察照片79幅,试验研究分析图169个,表格339个。全书内容丰富,数字翔实,治理模式科学具体,理论依据充分,思路新颖,可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和环境规划设计和防治荒漠化工程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可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行动提供经验。《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亦可供从事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景观生态学、农林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慈龙骏(Ci Longiun),女,1936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195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改良土壤硕士研究生班。1991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高级顾问、全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常务理事及其他兼职。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林业部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治沙办公室)主任,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美国干旱与半干旱研究中心成员,美国林学会会员,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等职。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政府问谈判中方代表之一,多次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政府间谈判,积极策划和参与国际防治荒漠化活动,为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争取国际支持做出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慈龙骏于1958年开始从事防风治沙、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防治荒漠化研究和管理工作至今,40余年来始终奋斗在防治荒漠化事业的前沿。20世纪70年代她主持的科研组创立以“窄林业、小网格”为核心的“林草结合防治农田风沙危害”研究成果,获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是农林部十项重大成果之一,该成果已成为我国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模式,并在生产建设中推广应用。20世纪80年代初赴美国留学深造,是拓宽"学科领域,充实基础理论的重要过程,期间,其《荒漠化土地利用分类与评价系统》等专著获得国际同行好评。国际荒漠化权威Dr.Harold Dreg-ne认为“该系统为国际首创,可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支撑系统”。回国后和同行们一起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上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国内首次进行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划分,解决了防治荒漠化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主持并参与全国第一次荒漠化普查,运用遥感、计算机系统和野外勾绘相结合,编制国际上第一幅符合《公约》要求的中国荒漠化分布图,为我国荒漠化研究和防治实践奠定了科学基础,使中国荒漠化研究与防治与国际接轨;她主持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项目在中国一个县建立了荒漠化监测信息网络和专家系统模式,据此及时了解荒漠化的动态变化并自动提出控制措施;她主持的“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荒漠化形成机制及其综合防治优化模式”,获得评审专家赞赏并被评为“优秀”,专家们指出“三圈”范式及其理论是对防治荒漠化的贡献。近10年来,主持和参加过15项研究课题。参加联合国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专家咨询项目等。出版(或合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中、英文论文70多篇,培养博士生、博士后20余位,为我国防治荒漠化(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工程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荒漠化概论
■第一章 荒漠化概念与全球荒漠化现状
第一节 荒漠化的概念
第二节 全球荒漠化概况
■第二章 中国受荒漠化影响地区的生物气候类型及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
第一节 生物气候类型划分
第二节 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和分区概述
■第三章 荒漠化与相关科学问题
第一节 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荒漠化与全球变化
第三节 荒漠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育
■第四章 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第一节 气候资源及其生产潜力
第二节 土地资源及农业发展前景
第三节 水资源及生态用水
第四节 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第五节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第五章 荒漠化地区风沙活动与旱灾
第一节 风沙流的形成与特性
第二节 干旱灾害
■第六章 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历史分析
第一节 历代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状况及人口变化
第二节 干旱、半干旱区城镇的发展
第三节 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二篇 荒漠化各论
■第七章 荒漠化类型及风蚀荒漠化形成机制
第一节 荒漠化类型
第二节 风蚀荒漠化形成机理.
■第八章 重点省(区、市)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一节 全国沙漠、沙地、戈壁及沙化土地现状与分布特征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四节 西藏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五节 甘肃省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六节 青海省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七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八节 北京市、天津市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分布
■第九章 沙尘暴的形成与传输途径
第一节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沙尘暴的发生途径
第三节 沙尘暴发生频率与荒漠化扩展的关系
第四节 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及沙物质的移动
第五节 大气气溶胶与沙尘暴
■第十章 黄土与沙地一黄土边界带
第一节 黄土的形成与沙漠(沙地)的关系
第二节 黄土的分布规律
第三节 黄土的物理特性
第四节 沙地一黄土边界带
■第十一章 水土流失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形成机理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分布及区域特征
第三节 危害及评价
■第十二章 土壤盐渍化
第一节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我国盐渍化土壤的分布
第三节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与防治
■第十三章 北方草原退化及其植被演替
第一节 草原的地域分布和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草原的类型和景观生态格局与区域特征
第三节 草原退化机理的讨论
第四节 草原植被退化演替类型与诊断
第五节 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与重建
■第十四章 中国荒漠区草地退化与生态重建
第一节 中国荒漠区草地资源
第二节 草地退化的评定
第三节 退化草地生态重建
■第十五章 西藏高原荒漠化及其防治途径与对策
第一节 西藏高原荒漠化发生的区域
第二节 荒漠化土地的类型、分级与特征
第三节 荒漠化的面积、分布与区域发展态势
第四节 荒漠化的驱动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五节 荒漠化对环境与发展的危害和压力
第六节 高原荒漠化防治的途径与对策
■第十六章 干热河谷的形成、分布和植被恢复
第一节 干热河谷概况
第二节 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产流特征
第三节 干热河谷现有人工林环境
第四节 干热河谷现有植被的群落结构
第五节 干热河谷地区两种代表性造林树种的生理生态特性
第六节 干热河谷现有人工林生长分析
■第十七章 戈壁、龟裂土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第一节 戈壁的形成、分布和资源利用
第二节 干旱区龟裂土及其改造利用途径
第三篇 荒漠化防治机理与综合优化模式
■第十八章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防治荒漠化的几个基本理论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 植被防治荒漠化的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沙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第二节 植被防治的营造技术
第三节 封育措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第四节 退耕还林(草)的理论与结构
第五节 大面积天然荒漠林的改造复壮
■第二十章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第一节 水利工程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防治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第二十一章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范式
第一节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态范式的理论及研究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态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十二章 绿洲防护林建设的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建设绿洲完善防护体系的必要性
第二节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第三节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功能
■第二十三章 干旱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第一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和类型
第三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效益
■第二十四章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产业带建设的原理和前景
第一节 干旱、半干旱区产业带建设的原理
第二节 建设产业带的背景和优势条件
第三节 干旱、半干旱区产业带的设计
■第二十五章 荒漠化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荒漠化评价基准及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评价方法
第四节 荒漠化评价实例研究——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
附录Ⅱ 图表目录
附录Ⅲ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