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利工程测量的任务
第二节 地面上点位的确定
第三节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第四节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测绘科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第二节 水准仪及其使用
第三节 水准测量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第四节 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计算
第五节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六节 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减方法
第七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
第八节 精密水准仪
第三章 经纬仪及其使用
第一节 水平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DJ6型光学经纬仪
第三节 DJ2型光学经纬仪
第四节 电子经纬仪
第五节 水平角测量
第六节 竖直角测量
第七节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八节 经纬仪测量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第四章 直线定向及距离测量
第一节 直线定向
第二节 距离丈量
第三节 视距测量
第四节 红外光电测距仪
第五章 观测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
第二节 偶然误差的特性
第三节 衡量精度的标准
第四节 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误差传播定律
第五节 测量精度分析举例
第六节 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第七节 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第六章 平面控制测量
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
第二节 经纬仪导线测量
第三节 小三角测量
第四节 前方交会定点
第七章 高程控制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
第三节 三角高程测量
第四节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第八章 地形图的测绘
第一节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经纬仪测绘法
第五节 大平板仪测图
第六节 地形图的拼接、整饰、检查与验收
第七节 水下地形的测绘
第八节 地形测绘的自动化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第三节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第四节 地形图的选用
第五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第六节 地形图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第七节 面积计算
第十章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航测成图的简要过程
第三节 航摄像片的基本知识
第四节 航摄像片的判读
第五节 像片的立体观察
第六节 航测资料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第七节 卫星像片简介
第十一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第三节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第四节 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圆曲线的测设
第十二章 大坝施工测量
第一节 土坝的控制测量
第二节 土坝清基开挖与坝体填筑的施工测量
第三节 混凝土坝的施工控制测量
第四节 混凝土坝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第五节 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的立模放样
第十三章 隧洞施工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洞外控制测量
第三节 隧洞掘进中的测量工作
第四节 竖井和旁洞的测量
第十四章 渠道测量
第一节 渠道选线测量
第二节 中线测量
第三节 纵断面测量
第四节 横断面测量
第五节 土方计算
第六节 渠道边坡放样
第十五章 大坝变形外部观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视准线法观测水平位移
第三节 波带板激光衍射法观测水平位移
第四节 引张线法观测水平位移
第五节 前方交会法观测水平位移
第六节 挠度观测
第七节 垂直位移观测
附录
附录一 水准仪和经纬仪系列技术参数
附录二 严密平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