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陆地区含有较为丰富的淡水资源,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水体总量达到2.7万亿m3,具有较为理想的淡水养殖条件。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淡水养殖资源比较匮乏,分布又很不平衡。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淡水养殖生产资源,必须从各个方面研究增养殖的诸环境条件,水质的调控和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密度养殖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化学需氧量升高、耗氧加剧、溶氧和底泥pH降低,一些有毒物质在水体中大量积累,水质恶化,持续下去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考虑,对淡水养殖的水质调控有更高的要求,在追求增养殖的同时,还要考虑对生态方面的影响,水质调控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做好水质的调控和管理,一方面要了解养殖水体中所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过程,充分了解水体中物质产生迁移、转化的规律以及水质指标的常规检测方法;另一方面,水质调控与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技术发展往往建立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本书的出发点,就是寻求水质调控经验与理论之间的联系,在生产实践与基础理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首先,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阐述淡水养殖水体内各种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和检测方法,其次对水质指际的生物和生态方面的意义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最后归纳总结过去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水质调控方面的优秀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作者希望通过本书的相关内容,为从事淡水养殖的专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实用的方法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