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书共分3章,详尽论述了日本短歌的起源、历史和特点,并以代表歌集及著名诗人为线索,从日文文言结构,诗人创作意图,有关政治、历史背景、文学艺术价值等角度,对三十多首短歌逐一进行了赏析。本书凡引用日文处,均有汉语译文,因此可供所有愿意深入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读者以及广大诗歌爱好者参考阅读。片断:前述所有这些各种形式的诗歌,在日本古代统称为“和歌”,日语读作(waka)或(yamatouta)。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洗炼,人类社会中诸多事物都从庞杂走向简化,纷繁走向单一,这几乎成了一种趋势。日本的和歌也不例外。今天,当人们提到和歌时,所指即是短歌。其他形式的和歌已不再多见。由于上述原因,追溯短歌的起源,需从和歌入手。第二节两种观点据《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等日本的史书记载,远在日本尚无文字的太古时代,日本列岛上的原始居民中间就已经出现了“和歌”。不过,那时的“和”字绝无半点儿“大和”的含义,而是“唱和”之意。所以,将其理解为“对歌”是完全符合史实的。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受什么影响、经过怎样一个过程,使这种“对歌”最后发展成为音节统一,格式固定的“短歌”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在日本人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短歌”音节与格式的形成,来自古代日本人从事农耕或捕鱼时的劳动节奏以及日语本身的特殊节拍。执这种观点的人,一直力图从日本民族舞蹈的步调与音律之间的关系,或者从日本人说话时的间歇习惯与五七音节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寻找短歌的成因。他们总是极力强调短歌的成因在于自然,认为如果说短歌的形成是受了什么影响的话,那么,这种影响并非一种什么外来的文化因素,而是古代日本人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语言习惯,所以,短歌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十分明显,他们实际上是在竭力排除,或者说否认,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短歌的形成所起到过的影响作用。我们不妨将这种观点称作“自然形成说”。一些世人出于某种心理上的或多方面的原因,似乎有乐于接受这种观点的倾向。因此,有的日本学者送给这种观点一个非常恰如其分的称谓一一“俗说”(古桥信孝:《三十一文字谜》)。日本多数学者则认为,这种“俗说”是不正确的,日本短歌五七音节的形成大概与日本古代朝廷、贵族接受了中国五言七言汉诗的影响有关。这后一种观点才是合乎情理、尊重历史的正论。第三节起源之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学作品,既非散文,更非小说,而是诗歌的前身——民谣。其内容往往是劳动的呼号、聚会的欢歌、悲伤的咏叹、思恋的低吟。后记:后记我的母校——北京大学将于1998年迎来建校100周年纪念日。虽然离开燕园已近30载,但每位恩师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一直萦系心头,从未忘怀。尤其在我走上大学讲台,选择了从教为师这一职业之后,就更经常从母校的徐昌华教授、顾海根教授、潘金生教授及其他诸位老师那里不断得到亲切的指导。在这里,特别应该感谢潘金生教授,在完成这部拙作的过程中,潘先生不仅予以许多指正,并且,还多次赠给我各种参考书籍,而今又在百忙之中为此书作序,使我十分感激。同时对潘先生“序”中的鼓励之词,深感受之有愧,相差甚远,并深知只有潘先生所言和歌之艰难及拙作之不足,才确系实情,才切为瑞林日后应奋力学习和竭力补苴之处。“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得春光一二?”(明·汤显祖:《牡丹亭》)。在校庆来临之际,请允许我谨以此部拙作来表达自己对诸位师长培育之恩的诚恳谢意和对母校上寿之喜的热烈祝贺吧!王瑞林1998年春于北京蜗居本书前言前言在我国,一提日本文学,人们马上想到的往往是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小林多喜二等作家及《我是猫》、《伊豆舞女》、《蟹工船》等作品。可是,谈到日本的短歌,能立即说出几位诗人的名字及其作品者恐怕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也许连一位诗人的名字也说不出来,至于作品则更是所知甚少。那么,短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怎样呢?诗人浅野晃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甚至可以说,在考虑日本文学的特色这一问题时,只要直截了当地研究研究短歌就行了。”(《短歌作法与欣赏》)短歌对日本语言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对此,诗人上田三四二曾说过一段非常形象生动的话:“短歌是把现代日语——这条虽有活力,但却极其猥杂的航船,从颠覆之中拯救出来的一股无形的力量。”(《短歌一生》)北原白秋以“古老的碧玉”来赞颂短歌的精妙与优美;折口信夫以“幽灵附体”来比喻短歌对日本人的深刻影响。千百年来,短歌以精湛更显其深邃的风格描绘着日本国山川草木的种种美景与变迁,以简练愈令人遐思的笔调记述着大和人男女老幼的代代忧喜与悲欢。短歌,是我们研究日本文学不可欠缺的环节;短歌,是我们理解日本语言文化特性不可不修的科目;短歌,是我们了解日本民族心灵与神魂不可轻视的窗口;短歌,更是我们追溯中日文化渊源不可偏废的一翼。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研究日本文学时所欠缺的环节是短歌,我们在理解日语文化特性时所未修的科目是短歌,我们在窥视日本民族心灵与神魂时所轻视的窗口是短歌,我们在追溯中日文化渊源时所偏废的一翼也是短歌。如果说,古代中国人是因为陶醉于辉煌的唐诗宋词而认为日本短歌不值得研究,近代中国人是因为忙于抵抗日本侵略(从甲午战争算起)而对日本短歌顾不上研究,那么,当代中国人则是因为过分偏重于与日本科技、经济方面的交流而很少想到对日本短歌的研究。如此看来,我们对日本短歌研究的疏忽是极其普遍、非常久远而又相当深刻的。这种疏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不可低估。因为这不仅不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而且,也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们民族自身在东方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过的历史作用。总之,有虞于现状,补救于万一,是笔者编写此书的动机。本书分三章。第一章短歌的起源这一章介绍了短歌的基本概念,并驳斥了所谓短歌是自然形成的这种谬论。第二章短歌的历史具体介绍了短歌从古至今形成、发展的过程,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更可以看到日本人民为了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奋斗。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日本短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经典著作、代表诗人及主要流派。第三章短歌赏析这一章首先介绍了日本短歌的主要修辞手法,然后以代表歌集及著名诗人为线索,从日文文言结构、诗人创作意图、有关政治、历史背景、文学艺术价值等角度,对三十多首短歌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欣赏。本书的主要特点是:1.大量介绍发生在日本或中日之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其中许多内容属于首次与国内读者见面。2.凡引用日文处,均有汉语译文,因此,不懂日文的读者也可阅读。3.凡引用日文文言处,均有讲解和相应的现代日语及汉语的译文,是日语专业人员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教材。4.以生动、流畅、饶具特色的语句,广征博引;以独特、正确、颇有见地的思想,分析比较。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亲切新奇,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反思。对短歌的赏析与研究,不仅涉及到日语文言文及有关历史知识,并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一定的文学修养、较强的思维能力。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多方面文化才能的综合发挥。因此,称日本短歌为日本文化的皇冠宝珠是不无道理的。但这决不意味着高不可攀。只要潜心钻研,勤于思考,是完全可以弄懂弄通的。而一旦真的弄懂弄通了,就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领略一番新的格调,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本书愿作您勇于攀登日本文化之巅的得力助手。最后,谨向名古屋南山大学校长汉斯·尤根·马克思教授、副校长小池英光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如果没有两位教授盛情邀请鄙人于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任该校文学系客座研究员,便不会有这部拙作的问世。愿此书不仅成为我与两位校长,同时也能成为我与南山大学广大师生之间真挚友情的永久纪念。王瑞林1997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