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认证专家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Oracle连网技术
第1章 连网概述
1.1 业务环境中的连网挑战
1.1.1 配置网络环境的考虑
1.1.2 维护网络
1.1.3 调整网络
1.1.4 实现网络安全
1.1.5 集成原有系统
1.2 网络配置
1.2.1 简单网络
1.2.2 N层网络
1.2.3 复杂网络
1.3 Oracle的网络问题解决方案
1.3.1 Oracle Net的特性
1.3.2 Oracle Names
1.3.3 连接管理器
1.3.4 Oracle Advanced Security
1.4 本章问题
1.5 本章问题答案
第2章 基本Oracle Net结构
2.1 开放系统互连结构
2.1.1 物理层
2.1.2 数据链路层
2.1.3 网络层
2.1.4 传输层
2.1.5 会话层
2.1.6 表示层
2.1.7 应用层
2.2 Oracle Net分层结构
2.2.1 客户机端通信栈
2.2.2 服务器端通信栈
2.3 Oracle Net服务
2.3.1 Oracle Net
2.3.2 监听器
2.3.3 Oracle连接管理器
2.3.4 网络工具
2.4 Web客户机连接
2.4.1 使用应用程序Web服务器的连接
2.4.2 不使用应用程序Web服务器的连接
2.5 本章问题
2.6 本章问题答案
第3章 Oracle Net服务器端的基本配置
3.1 监听器对传入连接的响应
3.1.1 专用服务器环境
3.1.2 共享服务器环境
3.2 监听器的组件
3.2.1 地址列表
3.2.2 数据库说明
3.2.3 控制参数设置
3.2.4 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3.3 利用Oracle Net Manager配置监听器
3.4 利用监听器控制实用程序控制监听器
3.5 动态服务注册
3.5.1 配置服务注册
3.5.2 默认本地监听器的注册信息
3.5.3 非默认监听器的注册信息
3.6 配置IIOP监听器
3.6.1 IIOP结构
3.6.2 配置IIOP
3.7 本章问题
3.8 本章问题答案
第4章 Oracle Net服务客户端的基本配置
4.1 命名方法
4.1.1 本地命名
4.1.2 目录命名方法
4.1.3 Oracle名称
4.1.4 主机命名
4.1.5 外部命名
4.1.6 选择Oracle命名方法
4.2 配置主机命名方法
4.2.1 配置HOSTNAME为第一种命名方法
4.2.2 设置主机名解析环境
4.3 配置本地命名方法
4.3.1 在安装期间配置本地命名方法
4.3.2 在安装后配置本地命名方法
4.4 配置网络服务名
4.5 进行简单的连接故障排除
4.5.1 故障排除工具
4.5.2 排除网络问题
4.6 本章问题
4.7 本章问题答案
第5章 Oracle共享服务器的使用和配置
5.1 Oracle共享服务器的组成部分
5.2 Oracle共享服务器结构
5.3 配置Oracle共享服务器
5.3.1 服务器配置
5.3.2 客户机的配置
5.4 与共享服务器有关的字典视图
5.4.1 V$DISPATCHER
5.4.2 V$DISPATCHER_RATE
5.4.3 V$QUEUE
5.4.4 V$SHARED_SERVER
5.4.5 V$CIRCUIT
5.4.6 V$SHARED_SERVER_MOMITOR
5.4.7 V$SGA
5.4.8 V$SGASTAT
5.4.9 V$SHARED_POOL_RESERVED
5.5 本章问题
5.6 本章问题答案
第二部分 备份与恢复
第6章 备份与恢复概述
6.1 故障分类
6.1.1 语句故障
6.1.2 进程故障
6.1.3 实例故障
6.1.4 人为错误
6.1.5 介质故障
6.1.6 网络故障
6.2 数据库备份、复原和恢复基础
6.2.1 什么是备份
6.2.2 什么是复原
6.2.3 什么是恢复
6.2.4 恢复操作如何工作
6.2.5 恢复类型
6.2.6 各种恢复选项
6.3 备份与恢复策略
6.3.1 基本原则
6.3.2 业务考虑事项
6.3.3 操作考虑事项
6.3.4 技术考虑事项
6.4 灾难恢复计划
6.5 Oracle的高可用性特性
6.5.1 分布式系统和复制
6.5.2 RAC
6.5.3 透明应用故障切换
6.5.4 Oracle Data Guard
6.5.5 LogMiner实用程序
6.6 本章问题
6.7 本章问题答案
第7章 实例和介质恢复结构
7.1 Oracle内存结构
7.1.1 系统全局区
7.1.2 程序全局区
7.2 Oracle后台进程
7.2.1 系统监控进程
7.2.2 进程监控进程
7.2.3 数据库写入器进程
7.2.4 日志写入器进程
7.2.5 检查点进程
7.2.6 归档进程
7.2.7 恢复进程
7.2.8 服务器进程
7.2.9 用户进程
7.3 Oracle数据库文件
7.3.1 控制文件
7.3.2 重做日志文件
7.3.3 数据文件
7.3.4 归档重做日志文件
7.4 实例恢复中检查点的重要性
7.4.1 快速启动检查点
7.4.2 并行恢复
7.4.3 事务处理恢复
7.5 本章问题
7.6 本章问题答案
第8章 配置数据库归档方式
8.1 ARCHIVELOG方式和NOARCHIVELOG方式间的区别
8.1.1 NOARCHIVELOG方式
8.1.2 ARCHIVELOG方式
8.2 配置数据库为ARCHIVELOG方式
8.2.1 启用自动归档
8.2.2 进行日志的手工归档
8.3 配置多个归档进程
8.4 配置包括远程目标在内的多个目标
8.4.1 设置归档日志文件名的格式
8.4.2 设置归档日志文件目标
8.4.3 双重归档日志文件
8.4.4 复用归档日志文件
8.4.5 配置归档日志目标的状态
8.4.6 指定成功的最小目标数
8.4.7 设置跟踪参数
8.4.8 设置在恢复中提取归档日志文件的源目标
8.5 有用的V$视图
8.5.1 V$ARCHIVE_DEST
8.5.2 V$ARCHIVE_PROCESSES
8.5.3 V$DATABASE
8.5.4 V$INSTANCE
8.5.5 V$LOG
8.5.6 V$LOGFILE
8.5.7 V$LOG_HISTORY
8.5.8 V$RECOVERY_LOG
8.5.9 V$ARCHIVED_LOG
8.6 本章问题
8.7 本章问题答案
第9章 RMAN概述及配置
9.1 RMAN的功能
9.2 RMAN的组件
9.2.1 RMAN可执行程序
9.2.2 目标数据库
9.2.3 恢复目录数据库
9.2.4 进程
9.2.5 RMAN通道
9.2.6 备份集
9.2.7 映像拷贝
9.2.8 辅助数据库
9.2.9 RMAN包
9.2.10 介质管理层
9.3 RMAN信息仓库
9.3.1 恢复目录信息仓库
9.3.2 使用控制文件作为信息仓库
9.4 RMAN通道分配
9.5 介质管理库接口
9.6 不使用恢复目录连接RMAN
9.6.1 不使用恢复目录从命令行连接目标数据库
9.6.2 在RMAN提示下不使用恢复目录连接目标数据库
9.7 配置RMAN环境
9.7.1 介质管理器
9.7.2 控制文件自动备份
9.7.3 备份保留策略
9.7.4 备份集的最大尺寸
9.7.5 备份优化
9.7.6 备份拷贝的数量
9.7.7 从完整数据库备份中排斥表空间备份
9.7.8 环境变量
9.7.9 共享服务器
9.8 本章问题
9.9 本章问题答案
第10章 用户管理的备份
10.1 用户管理的备份和恢复
10.1.1 用户管理的备份概述
10.1.2 用户管理的恢复概述
10.2 关闭数据库的备份
10.2.1 优点
10.2.2 缺点
10.2.3 进行脱机的完整数据库备份
10.3 打开数据库的备份
10.3.1 优点
10.3.2 进行联机完整数据库备份
10.3.3 脱机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的备份
10.4 只读表空间的备份
10.5 控制文件的备份
10.6 归档重做日志的备份
10.7 联机备份失败后的清除操作
10.8 LOGGING和NOLOGGING选项
10.9 dbverify实用程序
10.10 本章问题
10.11 本章问题答案
第11章 RMAN备份
11.1 RMAN备份的概念
11.1.1 联机和脱机数据库备份
11.1.2 完整数据库备份
11.2 RMAN映像拷贝
11.2.1 一般特性
11.2.2 进行映像拷贝
11.2.3 编目操作系统的拷贝
11.3 RMAN备份集
11.3.1 备份片段
11.3.2 备份集的参数
11.3.3 备份集建立的规则
11.3.4 使用BACKUP命令的准则
11.3.5 全备份
11.3.6 增量备份
11.4 备份集和映像拷贝的标记
11.5 备份控制文件
11.5.1 只备份当前的控制文件
11.5.2 在另外的备份中包括当前控制文件
11.6 备份归档重做日志文件
11.7 重要的V$视图
11.8 本章问题
11.9 本章问题答案
第12章 用户管理的完整恢复
12.1 介质恢复
12.1.1 介质恢复概述
12.1.2 完整和非完整介质恢复
12.1.3 用户管理的恢复的限制
12.2 进行用户管理的完整恢复
12.3 进行NOARCHIVELOG方式下的恢复
12.4 进行ARCHIVELOG方式下的完整恢复
12.4.1 系统数据文件恢复
12.4.2 无备份可用的数据文件恢复
12.4.3 启用自动恢复
12.5 复原数据文件到不同的位置
12.6 利用归档重做日志文件重定位和恢复表空间
12.7 联机不活动重做日志组的丢失和恢复
12.8 只读表空间的恢复
12.8.1 测试案例1
12.8.2 测试案例2
12.8.3 测试案例3
12.8.4 测试案例4
12.8.5 测试案例5
12.8.6 测试案例6
12.8.7 结论
12.9 本章问题
12.10 本章问题答案
第13章 RMAN完整恢复
13.1 使用RMAN的服务器管理的介质恢复
13.1.1 利用RMAN进行介质恢复的优点
13.1.2 利用RMAN进行复原和恢复
13.1.3 用RMAN进行介质恢复的过程
13.2 进行NOARCHIVELOG方式下的恢复
13.3 进行ARCHIVELOG方式下的完整恢复
13.4 利用RMAN复原数据文件到不同位置
13.5 利用归档日志文件重新定位和恢复表空间
13.6 块介质恢复
13.7 本章问题
13.8 本章问题答案
第14章 用户管理的不完整恢复
14.1 不完整恢复
14.1.1 NOARCHIVELOG方式下的不完整恢复
14.1.2 ARCHIVELOG方式下的不完整恢复
14.1.3 使用RESETLOGS选项的意义
14.2 确认当前联机重做日志文件的丢失
14.2.1 INACTIVE
14.2.2 ACTIVE
14.2.3 CURRENT
14.2.4 归档日志位于非默认位置时的恢复
14.3 并行介质恢复
14.4 重要的V$视图
14.5 本章问题
14.6 本章问题答案
第15章 RMAN的不完整恢复
15.1 使用RMAN的不完整恢复
15.2 使用UNTIL TIME进行不完整数据库恢复
15.3 使用UNTIL SEQUENCE进行不完整数据库恢复
15.4 复原优化
15.5 本章问题
15.6 本章问题答案
第16章 RMAN维护
16.1 RMAN的交叉校验
16.2 进行备份集和映像拷贝的交叉校验
16.3 在删除备份后更新信息仓库
16.4 改变备份集和映像拷贝的可用性状态
16.5 使备份集或映像拷贝免除保留策略
16.6 对使用操作系统命令产生的备份进行编目
16.7 本章问题
16.8 本章问题答案
第17章 恢复目录的建立和维护
17.1 恢复目录的内容
17.2 恢复目录的建立
17.3 使用RMAN注册、再同步和重置数据库
17.3.1 注册数据库
17.3.2 数据库的再同步
17.3.3 重置数据库
17.4 使用RMAN命令维护恢复目录
17.5 查询恢复目录以产生报表和列表
17.5.1 LIST命令
17.5.2 REPORT命令
17.6 建立、存储和运行脚本
17.7 备份和恢复恢复目录的方法
17.7.1 物理备份
17.7.2 逻辑备份
17.7.3 恢复恢复目录
17.7.4 重建恢复目录
17.8 重要的恢复目录的视图
17.9 本章问题
17.10 本章问题答案
第18章 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输
18.1 Oracle逻辑备份
18.2 导出概念和结构
18.2.1 导出方式
18.2.2 传统路径导出和直接路径导出
18.3 导入概念及结构
18.3.1 导入方式
18.3.2 导入处理的次序
18.4 导出和导入参数列表
18.5 激活导出和导入的方式
18.5.1 命令行
18.5.2 交互式导出提示
18.5.3 参数文件
18.6 执行导出和导入操作
18.6.1 表方式的导出/导入操作
18.6.2 用户方式的导出/导入操作
18.6.3 全数据库导出/导入操作
18.6.4 表空间方式的导出/导入操作
18.7 使用导出和导入的准则
18.7.1 导出LONG和LOB数据类型
18.7.2 导出BFILE
18.7.3 NLS的考虑
18.7.4 利用Oracle Net导出远程数据库
18.7.5 文件名指定
18.7.6 可移动表空间
18.7.7 QUERY参数的限制
18.8 本章问题
18.9 本章问题答案
第19章 将数据加载到数据库
19.1 直接路径插入操作
19.1.1 串行方式
19.1.2 并行DML方式
19.2 SQL*Loader的用法
19.3 SQL*Loader中的加载方法
19.3.1 传统路径加载
19.3.2 直接路径加载
19.4 SQL*Loader文件
19.4.1 SQL*Loader控制文件
19.4.2 SQL*Loader数据文件
19.4.3 坏文件
19.4.4 废弃文件
19.4.5 日志文件
19.4.6 参数文件
19.4.7 命令行参数列表
19.5 执行基本的SQL*Loader操作
19.6 使用SQL*Loader及直接加载插入的准则
19.7 本章问题
19.8 本章问题答案
第三部分 自测:Oracle9i DBA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1
模拟试题2
模拟试题1的答案
模拟试题2的答案
光盘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