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为21世纪汉语诗歌前言读本的《明天》系列丛书,近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备受瞩目的第二卷。《明天》书名受20世纪70年代末的民间刊物《今天》启发而来,由著名诗人、城市设计师谭克修主编,侧重于发表当前汉语诗坛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中青年诗人作品。《明天》第一卷以全新的选编理念、高迈的品位、精美考究的装帧迅速在诗歌界、文学界产生了反响,在北京万圣书园举行的首发式,吸引了在京的著名诗人、评论家30余人到场,海内外数十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过跟踪报道。《明天》的发展被视为牵扯着新世纪中国诗歌复兴引擎的重要事件。2004年,《明天》与美丽的草原明珠额尔古纳携手,首次在国内创造性地举办“首届华语诗歌双年展”。本次“双年展”设置的“双年奖”中两个重要奖项——“艺术贡献奖”和“双年诗人奖”,奖品除了奖杯、1万元现金外,更有面积达200亩的“草原私人牧场”而备受瞩目,成为近年华语诗坛最为引人瞩目的事件,包括《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商报》、《中国青年报》、《三湘都市报》,及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网易、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上百家媒体进行报道和评论。日前出版的《明天》第二卷,是由兰棣之、李少君、李亚伟、杨克、沈奇、余怒、荣光启、桑克、敬文东、谭克修等著名诗人和诗评家组成的本届编委会,经过近一年时间组稿、编纂而成的首届“明天·额尔古纳华语诗歌双年展专号”。本届双年展选择“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汉语诗歌创作”为主题,意图在全球文化趋同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不同地域环境的诗人创作状态进行一次相对集中的展示。在参展对象上,主要考虑近年来较为活跃、有创作实绩、有较强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实力诗人。因为主题与地域有关,参展诗人也按所属地域,分9组出场:1、北京诗群;2、华北诗群(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3、华中诗群(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华南诗群(广西、广东、海南、香港、澳门);5、东南诗群(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6、东北诗群(辽宁、吉林、黑龙江);7、西南诗群(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8、西北诗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海外诗群。为确保大展的基本品位,控制总的参展人数为72人。考虑到每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都得有参展诗人,大致按不同地区诗人的大致实力考虑参展诗人名额。但因为总体人数有限,有的省份只能有1人参加,使得选稿极为困难。而即便有多达9人参加的北京地区,确定入选诗人仍然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最终入选的多为当前华语诗坛的重要诗人或者新锐力量,如王家新、臧棣、孙文波、尹丽川、徐江、潞潞、李建春、三子、王小妮、宋小贤、默默、潘维、张曙光、宋晓杰、于坚、翟永明、叶舟、马非、严力、胡续冬等,部分参展诗人是远离主流诗坛多年来首次携新作公开亮相。同时,书中收有所有参展诗人的简历、诗观、相关评论和大幅照片,以及“双年奖”获奖诗人的授奖辞和“200亩牧场得主”西川、伊沙的访谈。要特别提到的是,姜涛、敬文东、荣光启、向卫国、苍耳、吴铭越、石光华、沈奇、李少君等9位诗评家分别对各展区进行了总体性的评论,对读者解读和认识当下纷繁复杂的华语诗歌写作状况将会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增加了第二卷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