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说道,还是要说百姓自己的东西。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不断地变革,道教也日渐衰微。而百姓们看重的自然是自己的日子和现实生活。他们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去追求逍遥自在,神仙境界只能是梦幻中的自慰和瞬间的超脱。单靠宗教是不可能改变他们现实中的命运的。何况千百年来,长期生存在封建社会土地上的农民百姓,识字文化是谈不上的,道家理论、道教教籍对他们简直是天书,是风马牛不相通的。可是百姓们出于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看到身边的道教组织热闹的传道形式,耳闻着烂熟的仙道故事,什么玉帝王母、老君黄帝、花神玉女,狐仙蛇精、龙王火神、上下八仙、孙武关圣、阎王灶爷、工匠鲁班、神医华佗、妓院管仲、商贾范蠡等;加之大观小庙塑像色彩各异,烟火不绝,拜者如织,不免随俗而入,关于真正的教籍经义大多教众恐怕连皮毛都不曾见及。在他们眼中,道教就是自己熟稔于口的说道,是更近乎于士农工商等阶层平民形象的故事。百姓是朴实的,他们的故事也是朴实的。道教可以将百姓的故事改变成纯粹的说教工具,以图左右百姓入教信爷。但百姓的信仰依旧是口头上的仙道故事,他们借助这仙道故事形象地反映自身的生活,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即便这些传说故事中有相当程度的迷信色彩,甚至这种迷信也会麻醉他们的神经,但他们并不去计较,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驱使他们去说自己想说的故事,即便是宗教——道教的故事,在百姓说来,也是按照百姓的思维方式和心想的艺术形象还原回现实生活中来。这种复归于生活的神仙人物故事,无疑比纯煽动的道教故事更生动、更丰满、也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