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二版)

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二版)

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二版)

定 价:¥29.80

作 者: 东南大学 吴永生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标 签: 仪器,仪表工业

ISBN: 9787801254252 出版时间: 2004-0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16 页数: 327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热工测量及仪表的基本知识; 热力发电厂热工过程的各种参数, 如温度、压力、流量、水位、炉烟成分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表; 还包括热力生产过程中的机械量(如位移、振动、转速)以及煤量等参数的测量及仪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热动类“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的教材, 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二版)》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概论
一、热工测量的意义;二、测量方法;三、热工仪表的组成;四、仪表内信号传输过程;五、仪表的质量指标;六、仪表的检定
第一章 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第一节 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
一、测量误差的分类;二、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三、不确定度
第二节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一、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性质;二、正态分布的概率运算
第三节 直接测量值的误差分析与处理
一、真值的估算;二、标准误差的估算;三、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四、测量结果的表示;五、小子样误差分析
第四节 间接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一、间接测量值的最佳估计值;二、间接测量值的标准误差的估算;三、微小误差取舍原则;四、误差分配
第五节 粗大误差的检验与坏值的剔除
一、拉依达准则;二、格拉布斯准则
第六节 系统误差
一、恒值系统误差;二、变值系统误差;三、变值系统误差存在与否的检验;四、系统误差的估计;五、间接测量中系统误差的传递
第七节 误差的综合
一、随机误差的综合;二、系统误差的综合;三、测量结果的表示
第二章 温度测量概述
第一节 国际温标
一、温度的单位;二、its—90的温度范围;三、t90与t68的差值;四、温标的传递
第二节 各种测温方法简介
一、膨胀式温度计;二、压力式温度计
第三章 热电偶温度计
第一节 热电现象和关于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一、热电现象和热电偶温度计;二、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第二节 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热电偶
一、热电极材料及其热电性质;二、标准化热电偶;三、非标准化热电偶;四、热电偶的构造
第三节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问题
一、计算法;二、冰点槽法;三、补偿电桥法(冷端补偿器);四、多点冷端温度补偿法;五、晶体管pn结温度补偿法
第四节 热电偶的校验
第四章 电阻温度计
第一节 金属测温电阻
一、对金属测温电阻的要求;二、标准化热电阻;三、工业用热电阻的结构
第二节 半导体热敏电阻
一、半导体热敏电阻的材料和温度特性;二、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结构及应用
第三节 热电阻的校验
第五章 显示仪表
第一节 动圈式显示仪表
一、动圈式显示仪表的工作圈式显示仪表;五、动圈式显示仪表的型号
第二节 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
一、电位差计;二、电子电位差计;三、x-y记录仪;四、电桥;五、电子差动仪;六、自动平衡显示仪表的型号
第三节 数字式显示仪表
一、数字式显示仪表的原理及组成;二、模数转换;三、电信号的标准化与标度变换;四、非线性输入特性的线性化
第四节 带微处理器的数字模拟混合式记录仪
第六章 接触测温方法的讨论和热流测量
第一节 管内流体温度测量
第二节 壁面温度测量
一、热电偶导热误差;二、热电偶的接点导热误差
第三节 高温气体温度测量
第四节 热流测量
一、导热式热流计;二、辐射式热流计;三、辐射一对流热流计
第七章 非接触测温方法和仪表
第一节 辐射测温基本原理
第二节 单色辐射高温计
一、光学高温计;二、光电高温计
第三节 辐射温度计
第四节 比色高温计
第五节 红外温度计
一、热敏探测器;二、光电探测器
第六节 红外热像仪
一、光学机械扫描成像;二、电荷耦合器件成像
第八章 压力及差压测量
第一节 液柱式压力计
一、u形管压力计;二、单管式压力计;三、斜管式微压计
第二节 弹性式压力计
一、弹性元件的特性;二、弹性元件的材料;三、金属膜片、膜盒;四、波纹管;五、弹簧管
第三节 压力(差压)传感器和变送器
一、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二、电感式压力(差压)传感器;三、霍尔压力传感器;四、力平衡式压力(差压)变送器;五、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六、应变式压力变送器;七、振弦式压力变送器
第四节 压力和差压测量仪表的校验和使用
一、校验测压仪表用标准器;二、压力量值传递系统;三、测压仪表的使用
第九章 流体流量的测量方法
第一节 容积式流量测量方法
第二节 速度式流量测量方法
一、涡轮流量计;二、漩涡流量计;三、电磁流量计;四、超声波流量计;五、热式流量计
第三节 差压式流量测量方法
一、毕托管与均速管;二、节流变压降流量计;三、恒压降变截面流量计
第四节 质量流量计
一、直接式质量流量计;二、推导式质量流量计;三、温度、压力补偿式质量流量计;四、多功能微电脑流量显示积算仪
第五节 流量测量仪表的校验与分度
第十章 节流变压降流量计
第一节 标准节流装置
一、标准节流件及其取压装置;二、标准节流装置的管道条件
第二节 标准节流装置的流量公式
一、流动情况和流量公式;二、标准节流装置的流出系数с值及其不确定度;三、标准节流装置的流束膨胀系数ε值及其不确定度;四、标准节流装置的压力损失
第三节 准节流装置的计算
一、计算命题;二、原始资料和辅助计算公式;三、计算举例;四、标准节流装置流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第四节 非标准节流件及其应用
一、l/4圆弧孔板;二、锥形入口孔板
第五节 节流变压降流量计的显示仪表——差压计
一、差压计的开方装置与开方器;二、流量积算装置和积算器;三、差压计信号管路的安装
第十一章 汽包水位测量
第一节 云母水位计与双色水位计
第二节 差压式水位计
一、平衡容器的改进;二、汽包水位信号的压力校正;三、带微处理机的锅炉汽包水位计
第三节 电接点水位计
第四节 其他液位测量方法
一、浮力法;二、静压法;三、电容法;四、超声波法;五、同位素法;六、微波法
第十二章 炉烟分析
第一节 氧量计
一、热磁式氧量计;二、氧化锆氧量计
第二节 热导式二氧化碳分析仪
第三节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第四节 气相色谱分析仪
一、工作原理;二、分析流程
第十三章 机械量测量仪表
第一节 位移测量
一、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二、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第二节 振动测量
一、磁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二、测量线路
第三节 转速测量
一、转速传感器;二、测量线路
第四节 煤量测量
一、电子皮带秤;二、核子皮带秤;三、电子轨道衡
附录i
表i-l 各种测温材料的物理性质
表i-2 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
表i-3 铂铑13-铂热电偶分度表
表i-4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表
表i-5 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表
表i-6 镍铬-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表i-7 铁-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表i-8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表i-9 铂热电阻分度表
表i-10 铜热电阻分度表
表i-ll 铜热电阻分度表
表i-12 常用材料在0.66μm波长下的光谱发射率的近似值
表i-13 一些物质的发射率ε值
附录Ⅱ
表Ⅱ-l 水和水蒸气的动力粘度
表Ⅱ-2 水和水蒸气的密度
表Ⅱ-3 节流件和管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λ
表Ⅱ-4 标准孔板开孔直径d的加工公差
表Ⅱ-5 各种管道的绝对粗糙度ks值
表Ⅱ-6 角接取压标准孔板的流出系数c值
表Ⅱ-7 角接取压标准孔板的流束膨胀系数ε值
表Ⅱ-8 isal932喷嘴的流出系数с值
表Ⅱ-9 isal932喷嘴的流束膨胀系数ε值
表Ⅱ-lo 节流装置不符合标准要求对流出系数的影响
表Ⅱ-11 节流装置不符合标准要求所产生的流量误差
表Ⅱ-12 l/4圆弧孔板所用的,r/d值
表Ⅱ-13 差压计的基本参数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