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铿锵的节奏还在敲打着近百年来的沧桑,歌声带领我们穿越了时间的界限。定格在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首映的广告静静地躺在那年5月24日的《申报》上,这部电影轰动一时,人们都以看过此片为荣,因为影片反映的正是在社会变革下普通人的苦闷和彷徨。而电影的主题曲正是《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我国国歌。据说那时每当影片放映到《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必然是全场的大合唱;同时上海城内也是洛阳纸贵,人们开始争相购买影片的曲潜,价钱甚至能和一张电影票不相上下。同年8月16日,国歌的曲作者聂耳的追悼大会也在此举行,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纪念这位曾写下无数动人旋律的民族音乐家,《大路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每首曲子都在鼓舞着那些一度迷失的国人。追悼会的主持人则是蔡楚生,这个曾经与聂耳有过争执的电影导演。蔡楚生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在解放前中国创造首映最高票房纪录的4部故事影片中,有3部为蔡楚生所编导——《都会的早晨》(1933)、《渔光曲》(1934)和《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与郑君里合导)。他执导的《粉红色的梦》上映后,聂耳曾批评影片是“麻醉阶级意识的工具”。蔡楚生上门找到聂耳,一番争执后,两人发现彼此的艺术理想竟是如此相近,于是便共同合作了那部令上海人疯狂的电影《渔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