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

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

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

定 价:¥30.00

作 者: 郑红娥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社会学论丛
标 签: 城市 消费水平 研究 中国

ISBN: 9787301106693 出版时间: 2006-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字数:  

内容简介

自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消费社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尽管不少论者对西方消费社会的运作机制和前景有过精辟的论述,但是仍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不同文明中滋生的消费社会有何异同?发展中国家是否已经或正在进入消费社会?如何建构与消费社会相适应的精神价值?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逐渐实现消费的转型,即由生产社会进人消费社会,内需不足成为制约消费转型的关键。因此,如何建立与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等外在制度相配套的内在制度,即消费观念的构建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大多数的论述还是沿袭着已有的"老路",即从生产角度出发,探讨传统节俭消费观的弊端(如一味注重节省节能,不重视社会扩大再生产),论述建立奢侈消费观的必要。在农业文明时代的语境下,节俭和奢侈由于"量"上的差别而被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节俭成为主流的价值形态,奢侈则遭到时代的鞭笞。到了现代社会,似乎两者的地位只要简单性地颠倒就可以解决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问题。其实,也正是这种简单化的思维路径和话语霸权阻碍着人们对富裕时代精神价值的探讨。 郑红娥博士的著作《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另辟蹊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向度,即消费视角出发,以消费社会理论作为研究框架,运用抽样调查、深入访谈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验证和考察现阶段居民消费观念的现状以及不同时代消费观念演变的同时,就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如何建立与即将到来的消费社会相适应的精神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作者简介

  郑红娥,女,1974年生。北京大学社会系博士物。在湖南师范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与法学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社会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进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消费社会学研究。在《哲学动态》、《二十一世纪》、《社会》、《社会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中国博士手科学基金等项目。相关图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消费--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视角
一 观念更新与转型社会发展的困境
二 消费观念的特性及其研究的紧迫性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视角的转向
四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消费与消费社会
一 消费视野中的社会发展
二 消费革命与消费社会
三 消费社会理论述评
第三章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消费环境的演变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消费
二 建国以来我国消费政策分析
三 消费革命在中国
四 传媒的消费导向
第四章 社会转型时期消费行为的演变
一 样本分布情况
二 主要消费观念类型
三 南京和镇江城市居民消费行为演变
第五章 社会转型时期消费观念的演变
一 问题与假设
二 南京和镇江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演变
第六章 案例分析:一位镇江工程师40年的消费日记
一 40年的家庭账本:见证国人的小康之路
二 消费变革:从温饱型消费到发展型消费
三 与时俱进:叶先生细述消费观念的演变
第七章 当前中国消费观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消费主义在中国
三 发展主义与消费主义:中国社会发展的困厄与出路
四 消费发展观
结语:超越消费主义
一 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
二 中西现代化道路的分野
三 中国的选择:超越消费主义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对象目录
附录二:问卷调查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聚类分析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