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书信体小说一经出版,便风行各国,200多年来成为全世界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必读的经典,掀起阵阵“少年维特热”。本书主人公维特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敏感多情,才华横溢,愤世嫉俗。.故事发生在1771年5月至1772年12月,情节十分简单:维特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愁善感。初春的一天,他告别了家人和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对当地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儿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不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夏绿蒂,一下子迷恋上了她。虽然夏绿蒂也对维特一见如故,但她早已定婚,不能给维特以爱的回报。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从外地返回以后,更让维特陷入一种十分尴尬和痛苦的境地。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同事们也对他处处提防,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有一次,维特无意中闯入了一个贵族的沙龙,那些“高贵”的贵族先生和小姐宁愿退场,也不愿同他这个地位低下的人共同出席。受尽屈辱的维特一气之下辞了公职。..由于在社会上四处碰壁,事业上也惨遭失败,维特对前途不再抱任何希望,而是完全听任自己的感情。他又回到绿蒂身边,更深地卷入感情旋涡中而不能自拔。处于两难境地的夏绿蒂,终于下决心疏远维特,劝说维特放弃对她的爱恋。在圣诞夜前夕,她和维特一起诵读奥西恩的诗篇,激情冲破了理智的闸门,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夏绿蒂从神志昏乱中清醒过来后,心里又乱又怕,告诉维特他们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维特再也无力承受这一切了,终于在写完给夏绿蒂的绝笔信后,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本书描写了炽热而又不幸的爱情,可又不仅仅只是一部爱情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于一般平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有创造力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可围绕他的却是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社会风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让他感到窒息。他自己又陷入了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一代觉醒的德国青年的革命思想。维特的悲剧不仅仅只是个人的悲剧,也代表了时代的痛苦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