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一个出色的记者,更要使自己处于这样的临战状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现了有价值的新 闻线索,就要立即出发,奔赴现场或寻找知情者,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采写出新闻报道来。 火热的现实生活,是优秀新闻作品的源泉和基础,提倡记 者下“笨功夫”目的是要使记者置身于社会生活的长河里,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知其缓急,知其冷暖,知其深浅,不断从这长河中摸出“鲜活”的“大鱼”来。记者的主课是社会实践, 记者的主舞台是一线的社会生活。 记者如果拥有强烈的独家新闻意识,就会是一个非常勤奋 和敏感的人。勤奋是第一位的,没有勤奋这一条,记者就不可 能游进社会生活的海洋,也就不会从这浩瀚的海洋中捕获新闻 线索。 新闻记者,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这就 要求记者有时刻忘我的思想境界。记者碰到了新闻,不论何时 何地何种情况,都不应当放过采写机会。 一个记者听到赞誉比听到批评容易,因此,记者就要“头 脑清醒”,就要善于对自己的新闻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不 断查找不足,使自己今后长久受益。 记者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是很危险的,因此可能失去 “发现”新闻的能力。“发现”的基本功,说到底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新闻在现实生活的激流中,记者只有进 入其中,才能发现它们。 记者“走四方”,走马观花是一种走法,脚踏实地又是一种走法。有经验的记者,会在“走四方”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切有价值的新闻都不会从耳边、从眼底、从手中逃走。新闻记者是在新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实践的过程,是社 会阅历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新闻采写水平、新闻作品 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新闻素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新闻在哪里?如果说它是藏在深山里的矿藏,记者则是深 山探宝的矿工。从丰富的矿藏到金银铜铁锡等诸般矿产品,要 经历挖掘的过程、筛选的过程、冶炼的过程、铸造的过程。新闻记者,须早起、早醒、早知,只有知道的早,知道的快,知道的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 会误事。“一桶水”是非常必要的,而“水”就在火热的生活里,在大千世界里,在科学和知识的海洋里。“深水不响,响水不深”。新闻工作者,一生都是生活在人民中的学生,一生要不停地丰富自己,一边一瓢瓢地向外舀水,一边要不断地补充水源,永远保持一定的“蓄水量”。 我们的笔,我们的话筒,我们的镜头,记录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记录着人民的日渐富裕,也记录着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