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学生经典诵读”系列之一,该系列以国学底蕴培养国学底蕴,以国学魅力提升国学魅力。从娃娃抓起,让儿童背诵中华文化经典,从小在心中埋下中国圣贤义理之学的种子,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读读这本书,无论是文学的的幽怨与豪放还是医学的灵动与神秘,无论是政治家的宽容与豁达还是哲学家的玄思与独到,无不流露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对中学生朋友文学素养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异域的人情风俗,他在做太史令期间,“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并在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他主持修改了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春秋》之后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这年司马迁四十二岁。在遭受非常人的折磨之后,他依旧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其大手笔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墨家与其他诸子百家相比,更显独特,其不仅仅是学术的流派,而且是准军事组织,准政治组织,是民间强大的政治力量,他们是智者、学者、演说家、辩论家、技术家及武士的集合,有儒家的责任感,有法家的严谨,有名家的智慧,有道家的广博,有兵家的谋略,有纵横家的才气,其复兴与重新受到重视,成为顺理成章之事。近代以来,复兴墨学最力者当推梁启超。“吾尝谛观思惟,则墨学精神,深入人心,至今不附,因以形成吾民族特性之一者,盖有之矣”。百家争鸣发展 到战国末期时产生了一部巨著——《吕氏春秋》,这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大体是以道家为底蕴,儒家为使用,杂以兵家、农家、名家、墨家、阴阳家、法家、医家等。尤其是一些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直到今日都是很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