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骈文概论》和《骈文学》这两部书稿的时候,读高中的外孙女儿走过来看见了,问我:"什么是骈文?"我说:"简单一点说,骈文和散文是文章的两种体裁。骈文是用对偶句子写成的,骈字本来的意思是两匹马并肩同拉一部车,也是对偶的意思。散文就不讲对偶,句子长短不拘,自由式,比较散……""和我们讲话一样?""是的。所以五四时期的散文又叫白话文。""只用散文了,还讲骈文做什么?""懂点骈文,增加点文学史知识也好。有时候,骈体文句也可以增加散文的表现力。""不对!对偶句子我们不懂。再说,散文写得好,上下四方、往来古今的事物都表现得出,这是老师说的。""上下四方、往来古今,这就是对偶句。""这是成语。""许多成语都是对偶句。""做文章总不会再用对偶句了吧?""也有用的。"我要她把书架上的《毛泽东选集》拿下来,翻出《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指着念给她听:"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贪官污吏,实为其党徒;摩擦专家,皆属其部下。……”外孙女儿笑了,说:"这就是骈文啊!"我和外孙女儿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我想,只要汉字是单音字这个特点不变,汉语的四声不变,汉文中骈体的影响就不会完全消失的。骈文自汉至唐为文体主流,作为一个健全的国民,了解祖先的遗产不仅是权利,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那么看一点介绍骄文基本知识的书也不是无益的吧。在我所读过的这类书中,瞿兑之的这本算是要言不烦的,文笔也简洁可读。瞿氏为善化瞿鸿讯之后人,曾从王阁运读书,文史根底很深,至于抗战期间走了弯路,这是另一问题,与谈骈文总是无涉的了。钟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