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我们之所以把它称为“亚文化”,就是说它有着独特的、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特征。同性恋者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具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方式。无论是同性恋者还是一般公众,都非常关心同性恋的发生率,因为这是有关同性恋存在状况及其重要性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有10%的同性恋者和只有1%的同性恋者,其重要性就会完全不同。对这一事实,同性恋群体尤其敏感。一个典型事例是:1994年全美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同性恋者在美国的比率只占总人口的2.7%,当即引起了同性恋社群的质疑和抗议,认为研究结果不可信;虽然该项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大城市,同性恋的比率高达10%。有这样的规律,同性恋比较喜欢都市的生活方式,他们一般远离乡村和小城镇,喜欢到大城市,所以在香港、伦敦、纽约等大都市,一般认为同性恋者可以在人口中占10%。早在概率统计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之前,就有许多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对同性恋行为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以及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率作过多种估计。不同的估计从1%到5%不等,也有很多项调查发现,同性恋者占全部人口的10%,在英国人口中,有约10%的人自己承认是同性恋,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的实际比率可能比这个数字高。包括一些在行为上是双性恋的人在内。美国成立了“10%协会”(TenPercentSociety),在香港我也听说过“十分之一会”,意指总人口中的十分之一是以同性恋倾向为主的。学界目前对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率的一致看法是:十分之一也许比实际数字高了一些,但并不是高得太多。近几年来,中国国内也有一些调查,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潘绥铭教授,他的调查表明,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男性占16.6%(听众惊呼),这是很有意思的事,终身是同性恋的比率比较低,但有过同性性行为的要高很多。在美国性学家金西的报告中,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白人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比率占37%,所以这个16.6%的比率还不算太高。潘绥铭教授同时发现,仅有同性恋心理倾向的比率占8.4%,行为和倾向两者都有的比率占4.2%。另外,上海大学的刘达临教授也有过类似的调查,他的结果是,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比率占7.0%至8.3%。他们都是在大学男生中做的调查,属于针对特殊人群,其发生率还不能说是代表全国。美国著名的性学家金西做了2万例的性调查,规模宏大,方法较为可靠,是权威性较高的数据。他在1948年出版了《人类男性性行为》,在1953年出版《人类女性性行为》。这两本书的出版,使得美国整个的风气为之一变。金西调查对仅仅有过同性性行为的人和绝对的同性恋者作了明确的区分,并提供了这两种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可靠数据。他指出:青春期开始之后的白人男性中,有37%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同性恋行为;有4%的人终身只有同性性行为(绝对同性恋行为者)。此外,少年组的60%和青年男子组的48%,在少年期曾参与过同性恋活动。在去除金西样本中教育程度偏低及有过入狱经历的个案偏多等偏差因素之后,估计全部人口中大约3%到4%的成年男子是纯粹的同性恋者。这或许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能够得到的最佳估计。有社会学调查表明,不论是对同性恋相对宽容的北欧社会,还是对同性恋相对苛刻的社会,如天主教国家,各个社会和各类文化中同性恋者所占比例均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可以推测,在中国同性恋者也当占到成年人口的3%至4%,如果按照13亿人口计算,也就是说有3900万到5200万的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