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老父编写了一本关于老北京方面的书(内容包括"老字号"、招幌、市井生活等三大部分).不由得几分愉悦涌上心头。也想趁此机会,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年纪虽轻,经历也很平凡简单的我,却是爱听京戏、爱喝豆汁儿的地道的北京人。虽然现在生活在国外,京戏和豆汁儿是不可能听到、喝到的,可这一份浓浓的乡情依旧,伴着思绪中的钟鼓楼、银锭桥畔的垂杨柳,似又回到了从前。 我是个㈠怀旧"的人(虽然有人说"怀旧"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专利"),特别是怀念那些儿时生活中的"美食"。以前,我家院子里有棵碗口粗的葫芦枣树,紫红颜色的树皮,光滑结实。一颗颗葫芦形的酸甜大枣压沉了枝桠。每每一到收获季节,我便有"特殊任务":用上衣兜着给邻居街坊"送礼尝鲜"。而在半路上,最先尝鲜的当然还是我。现在这种枣树在北京恐怕已经没有了,当然那脆甜的大枣也就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还有冬季的某一天,和爷爷漫步在护国寺附近的花店中,满鼻满口的都是浓郁的花香。那时候北京的花店很少,一般人家也买不起这种奢侈品,所以只能去花店里观赏。爷爷最喜欢的当然是兰花,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去街边拐角处的小吃店。那里什么东西都好吃,热乎乎地喝碗面茶,又驱寒又解馋,温暖了整个身子。甚至一直暖到全身的骨头节里。再吃个"艾窝窝"、"驴打滚"……不把小肚子填饱,是绝对走不出店门的。以前的孩子们,对于灰喜鹊、绶带鸟,山楂果、石榴树……都很熟悉且淘乐于并不广阔的城市的"自然山水中"。至于上树偷苹果、掏鸟窝,下地戏蚂蚁、斗蟋蟀都是珍贵的美好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