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风俗习惯文化街垒

文化街垒

文化街垒

定 价:¥20.00

作 者: 张闳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丛编项: 独角鲸文丛
标 签: 民俗

ISBN: 9787540437152 出版时间: 2006-06-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32开 页数: 0页 字数:  

内容简介

  张艺谋的雅典“黑色8分钟”短短8分钟。相当于3000米的中长跑。但张艺谋这次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似乎确实不那么尽如人意。酝酿了那么长时间,事先预热和铺垫了那么多,还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到头来呈现给人们的却仍旧是那些预料之中的货色,难免给人一种装神弄鬼的感觉。虽然只是短短8分钟,确实破绽百出。看来,没有了“兵马俑”的灵感,不依靠“人海战术”,张导演就显得捉襟见肘,无所适从。人们依旧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张氏行头”:短得令人尴尬的旗袍,刚柔并不相济的拳术,过分招摇的京剧武生……最后还有那些个——天哪,终于还是在劫难逃!——著名的令人晕倒的红灯笼。红灯笼的数量而且还见涨,以致糊涂的人不免疑心张家是卖灯笼的。网民很快就开始抨击和嘲弄。刚刚狂扁过电影《十面埋伏》的观众们充分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把张导演骂了个底朝天。即使是传统的主流媒体,除了在新闻报道中还做一些常规性的表扬之外,其他如时评版块和栏目,也一反常态地也开始加入这场“反张大合唱”。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的8分钟,成了张艺谋的“黑色8分钟”。最令人感到羞愧难当的是最后那个小女孩的表现,这在不经意间将我们的民族心理的弱点给暴露无遗。一个看上去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唱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市井小调,心里却正担惊受怕。巧合的是,世博会的宣传海报也是以一小孩子为主角。一位看上去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张开双臂,似乎要拥抱悬在半空中的一枚状如薄荷糖般的徽标。这个平面的海报,看不出小孩是否哆嗦过,但日后的电视采访中,他确实被记者们吓哭过。小孩子的表现恰成谶语。事实上获得奥运会(或世博会)主办权的我们,正像一个受宠若惊的小孩子:本意倒是想热情欢迎,无奈心里有点儿发怵。所谓“大国心态”,无非是叶公好龙。动静真的一搞大,就吓一哆嗦。而刻意表现出来的低姿态,则无非是一种撒娇心理。我无意加入声势浩大的“反张大合唱”。说实在的,我对张导演的工作一向关心得很不够,这次观看雅典表演也纯属偶然。但一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表演,却招致本土观众一片斥责声,却是值得深思的事情。张艺谋七拼八凑的“中国元素”,如同撒在一张大饼上的芝麻,琐屑而又浅表,这一点民众几乎都洞若观火。也很少有中国人将张艺谋的把戏当真。真正严重的问题倒不在于张艺谋究竟是否已经垮掉,而在于所谓的民族本土的文化精神究竟能否被再现。张艺谋的垮掉并不足惜,需要质疑的是,倘若不是张艺谋,而是另一个人,那么他将如何演绎中国元素?我们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所看到的,是张艺谋江郎才尽,还是所谓的“中国元素”本已支离破碎,难以浑然一体?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本土化的文化形态及其表达,寻找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存在方式,然而,这种努力看来正越来越接近于缥缈。我们看到,张艺谋们所演绎的这些可疑的文化元素,正在制造出一种虚构的“真相”,正在慢慢支配着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进而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是否我们正在一点一滴地失去我们自己的文化?面对这样一种疑云重重的文化“真相”,我们需要一种真正深刻的领悟力和创造性的表现力。而拿这些来要求张艺谋,实在是勉为其难。看来,张艺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方面的缺陷,很可能正是我们当下文化的根本性的缺陷。正如阿Q代表了中国的国民陛一样,张艺谋则是当下病态文化的典型。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张艺谋这三板斧拿去糊弄人家西方人,那倒是绰绰有余的。毕竟他们大多是第一次见到。况且,种种开幕式闭幕式的节目,无非是在演戏而已。如果这些所谓的“中国元素”是真实的,那么,我们事实上几乎只在舞台上,在表演的意义上,才拥有了这些文化。他们跟我们的生活无关。倒是电视台的现场解说员无意中一语泄露了天机,他在解说词中称:四年后,我们大家都是演员。这似乎意味着我们大家只不过是奥运会巨大舞台上的一个演员而已。我们只是在向世界表演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生活”。曲终人散,奥林匹克乃至所谓的“中国元素”,都将离我们而去。

作者简介

  张闳,文学博士,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和文化符号学研究。倡导文本细读和精确的意识形态符号解析,为新生代批评家之代表人物。其批评以犀利的风格和诗意的表达,为批评界所瞩目。著有批评文集《内部的风景》、《声音的诗学》等。主编有《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文化中国2004》等。

图书目录

第一辑:涂鸦时代
崔健VS林志炫:两代人的“花房姑娘”
王菲:“酷时代”的塞壬
刀郎:均质的“膨化”声音
瑞奇·马汀与臀部经济的初级阶段
迈克尔·杰克逊:天籁之音与臭皮囊
陈逸飞:一个文化“理发师”的葬礼
“媚语大师”余秋雨
王家卫与旧上海影像
张艺谋的雅典“黑色8分钟”
刘晓庆的厄运与“目光囚笼”
民族主义“粪战”中的“小燕子”
以贼为师的《天下无贼》
“政治波普”的没落
《@41》:穿贞节裤的裸体艺术
大话与文化游击主义
第二辑:文化时评
巴比伦塔在坍塌
镜头崇拜与媒体帝国的边界
突然哭泣的女孩
印度洋海啸:穿透“媒体眼睛”去注视
SARS危机中的政治伦理重建
过洋节与文化秀
我的奥林匹克运动
MSN:数码时代的超级俱乐部
十大文化偶像:当鲁迅遇见王菲
“超级女声”:从集体迷狂到过度开
芙蓉姐姐与“s形综合症”
老东北: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
上海的情欲面具
市民主义:马桶在歌唱
世界高度与城市建设中的“门牙主义”
“申博”海报与国际形象
上海人家的“图像乌托邦”
第三辑:文学现场
文化赌徒的“淘金时代”
文坛成名术之身体写作
每个时代都制造自己的“反叛者”
文学“选美”与娱乐化
为“内分泌”一辨
上海的“文学舌苔”,或空空荡荡
一场事先张扬的先锋写作
“内”或“外”:独立写作与文学体制
媒体“蜜蜂”与学院“圣甲虫”
当下批评的两大顽症
文学批评:傲慢与偏见
当下中国文学还值得奖励吗?
诗歌为何暗淡无光?
权力阴影下的“分边游戏”
数码时代的诗歌风暴
抒情的荒年
文学的力量与“介入性”——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
第四辑:书界点射
按图索骥,寻找时代的精神出口——序《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
“超人”飞越疯人院——评尼采的《我妹妹和我》
安伯托·埃柯的神奇玫瑰——评埃柯的《玫瑰的名字》
BOB0s:天堂里的蝙蝠——评《BOBOS: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的崛起》
疫病的历史回声——评《人类抗疫全记录》
记忆文学:再美丽也还是谎言——评几本所谓“记忆文学”作品
“旁观者”清——评钟鸣的《旁观者》
虚构是纯粹的真实——评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
向日葵地里的现代传奇——序西飚的长篇小说《向日葵》
致命的呼吸——读《胡宽诗集》
时间纺织机——评丁丽英的小说《时钟里的女人》
《年代诗丛》与诗选的“尺度”——评韩东主编的《年代诗丛》
中山狼的谵语——评《狼图腾》及其他
两本畅销书 一场白日梦
哈里·波特的魔法与文化强迫症
新语文:“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
阅读的现实与幻想
附一 文化2003:无人喝彩
附二 文化2004:天下有贼
附三 文化2005:谁主沉浮
代跋:批评是一个及物动词——文化批评家张闳访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