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定 价:¥23.50

作 者: 张耀辉
出版社: 经济科学
丛编项: 产业经济学研究文库
标 签: 国民经济

ISBN: 9787505854840 出版时间: 2006-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国际32开 页数: 34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作用,提出以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作为整体竞争优势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具有理论意义.作者提出应以我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实现工业化,以技术分解、发展新兴产业、柔性制造等,形成结构、技术、组织、服务四个基本战略框架,通过必要的政府干预影响市场,增加就业,消除过剩的劳动力.书中的案例研究对企业在技术选择、用工等战略决策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张耀辉,男,196l年出生,辽宁人,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理事长。2003年6月起任教于暨南大学珠海学院,主持创业经济研究与实验中心工作作;开展创业教育和经济学实验研究,提出并实践创业实验教育体系、经济学体验性教学,主持《产业经济与创业》电子杂志(www.51start.net)。著有《技术刨新与产业组织演变》、《产业刨新的理论探索》、《我国供给调控理论与政策》、《消耗经济学》、《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战略》等专著,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论基础与国内政策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理论
 第二节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
 第三节 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政策
第二章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验研究
 第一节 其他国家或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验总结
 第三节 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与工业化道路选择
第三章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总量特征: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的U形线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产业转移与就业结构特征
 第三节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意义
 第一节 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
 第二节 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寻找新的增长源
 第三节 公平化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五章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障碍
 第一节 我国要素市场价格的扭曲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障碍
 第二节 工业化进程的技术路径依赖
 第三节 国际竞争导向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障碍
 第五节 服务业进入壁垒与服务市场诚信障碍
 第六节 地方政府的产业导向
第六章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第一节 组装加工产业案例——比亚迪模式
 第二节 家电制造产业案例——格兰仕模式
 第三节 原料工业案例——新希望集团模式
 第四节 装备工业案例——苏州金龙客车有限公司的柔性制造模式
 第五节 产业集群下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发展案例
 第六节 新兴服务业和支持工业发展的服务产业——上海模式
 第七节 旅游产业案例——西岛模式
 第八节 新兴农业案例——蒙牛生产模式
第七章 新时期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战略
 第一节 第二产业部门结构与就业弹性系数及产业变动趋势
 第二节 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战略
 第三节 服务产业发展战略
 第四节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第八章 区域结构调整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间转移
 第二节 中小企业集群与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形成
 第三节 专业镇与农村城市化战略
第九章 进 出口结构调整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 进口技术选择战略
 第二节 微笑曲线与原料进口及品牌出口战略
第十章 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
 第一节 政策回顾与评述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转移政策
 第三节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市场政策
 第四节 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政策
 第五节 发展服务产业的政策
 第六节 用创业政策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