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回归与守护: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文集》在传统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对于自然遗产暂且不说,仅就人类文化遗产方面,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有形文化遗产,在有形文化遗产研究中,对古代的主要从遗迹、遗物着手,对近现代的则侧重于民俗文化,在具体研究时,是以物品形态、人们可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实物为基本对象,所以称之为“有形文化遗产”。在研究有形文化遗产时,不管是遗物还是遗迹,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无形文化遗产的存在。例如,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历代乐器,其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一方面说明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引导人们思考当时乐曲的存在和发展。孔子感叹听到“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是今天听不到的乐曲声和看不到的情景。又如,出土的夏商以来的青铜器,其中很多是古代的礼器,说明当时存在一定的礼仪制度,这在传世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周礼三百,仪礼三千”是周代礼制的真实写照,但仪礼活动的场面是留不下来的,这些无形的、动态的财富不能再现,成为人们虽感遗憾但又无能为力的习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