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系统论述外国档案事业发展历史的教材,继承和借鉴前人已有的成果是十分必要的。本教材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也力求发展和创新,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教材中精心设计了“纵横交融、点面结合”的独特视角:“纵横交融”是指教材既包含对外国档案事业从古至今总体历史进程的纵向梳理,又包含对各大洲档案事业现实特色的横向描述;“点面结合”是指教材既有对外国档案事业系统整体特点的全面论述,又有对一些代表性国家档案事业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特点的重点评析。第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一方面,本教材注重内容的全面和丰富,将外国档案事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总结其各个组成部分——档案、档案机构、档案管理活动、档案法规、档案教育和科研、档案学理论、国际档案合作等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本教材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大量补充了当前各大洲代表性国家档案事业现实特色的内容,适时预测了电子时代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第三是研究体例和结构的创新。本教材吸取以往教材的优点,立足外国档案事业历史发展的纵向轨迹,设计了“萌生”、“发展”、“变革”、“成熟和完善”以及“现实特色”五大部分。这是一种“纵向为主、纵横互补”的结构。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含五大部分。前四部分是按照纵向的历史轨迹,分别介绍了外国档案事业整体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由此分为“萌生篇”(奴隶社会时期)、“发展篇”(封建社会时期)、“变革篇”(近代时期)、“成熟与完善篇”(现当代时期)。最后一部分是采用横向的视角,选择各大洲的代表性国家,重点评述它们档案事业发展的最新特色和成果,由此定名为“现实特色篇”。需要指明的是,尽管“成熟与完善篇”在时间范围上也延续到当代乃至当前,但这一部分主要是采取“面”的写作手法,将档案事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论述,难以体现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具体做法。“现实特色篇”旨在弥补上述不足,以“点”的写作手法使不同国家档案事业的各自特色一目了然;而且在时间上一般定位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突出各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最新气息。本教材不仅适用于高校档案专业的学生阅读和学习,而且也可为档案研究人员以及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