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间教子育儿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细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把"齐家"与"治国"、"修身"、"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上范、"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民间教子育儿文化十分发达。许多家教家训名篇被奉为民间治家教子的"龟鉴",流传极广,有的甚至家喻户晓。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等等。 民间传统教子育儿文化思想十分丰富,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核心围绕着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传统的民间教子育儿文化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而使精华与糟粕并存,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失为先人们留下的一笔丰厚而宝贵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尽管它的目的与性质,在今天看来多数已经过时了,但是,不可否认几千年的古代家庭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许多传统的家教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优秀的家教教材,对于今天的家教还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同时,民间教子育儿不仅是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