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概述
1.1 岩溶生态系统的概念
1.2 岩溶生态系统概念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工作的主要科学进展及意义
2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2.1 碳酸盐岩的分布与特征
2.2 石灰土的特征
2.3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循环特征
2.4 岩溶植被特征
2.5 岩溶石山区社会经济特征
3 岩溶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地质生态过程
3.1 岩溶生态系统运行的驱动力
3.2 影响岩溶生态系统运行的因素分析
3.2.1 地质因素
3.2.2 气候因素刘
3.2.3 水文因素(水、土相互作用模拟实验)
3.2.4 生物因素
3.2.5 人为因素
3.2.6 外源土与外源水
3.3 岩溶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岩溶生态系统评价的目标
3.3.2 岩溶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3.3 岩溶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 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4.1 土壤系统的脆弱性
4.2 岩溶植被的脆弱性
4.3 水土资源不协调
4.4 岩溶水文地质与旱涝灾害
4.5 土地人口承载力
5 岩溶生态系统生态分区与评价
5.1 引言
5.2 数据的获取
5.3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生态区的划分
5.4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亚区、小区的划分
5.5 各生态区的粮食生产力
5.6 西南岩溶区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关系
6 典型岩溶生态系统分析与生态建设模式
6.1 湖南保靖丘丛洼地
6.1.1 岩溶地质环境背景
6.1.2 土地资源、水资源
6.1.3 保靖县塘口湾水库群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经济环境的改善
6.1.4 塘口湾灌区生态、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方案
6.1.5 结语
6.2 云南蒙自断陷盆地
6.2.1 岩溶地貌、地质环境
6.2.2 水文地质特征
6.2.3 五里冲水库概况
6.2.4 五里冲水库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6.2.5 蒙自断陷盆地生态建设模式与水源保障措施
6.3 广西弄拉峰丛洼地
6.3.1 峰丛石山岩溶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生态重建意义
6.3.2 弄拉屯生态环境特点
6.3.3 弄拉峰丛石山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