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农产品“烂市”,农产品深加工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扩大“瓶颈”,农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为此,我们组织一批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科技专家和科普作家共同编写了这套丛书,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前,农产品深加工的切入点、加工产品的市场不仅关系到诸多“烂市”农产品的出路,也直接影响到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生产者的增收。为防止同类粗劣的深加工产品再次充斥市场,造成农产品“二次烂市”,本丛书编写者把特色加工作为切入点,用市场定位的方法,对传统的产品加工技术与品种进行筛选和创新,用简易方法生产出绿色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美容抗衰老食品、儿童营养系列食品、旅游观光方便食品和纪念品,并在传统的加工技术、配方上进行创新,加大农副产品开发的创新力度与附加值。在产品的加工设计上,要求有超前意识,能与时俱进,符合消费潮流,产品定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销售周期较长,能卖到较好的价钱,从根本上避免了农副产品加工以后可能出现的“二次烂市”现象。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产品定位既可以小本经营、家庭作坊小生产,也可以进行工厂化大生产。侧重点是家庭作坊小生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产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为他们提供二次创业的机会和技能。本丛书在对农副产品深加工品种、种类的选编过程中,注意到农副产品深加工由家庭作坊小生产发展到工厂化大生产,原来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过程现在已经大大缩短。一些小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已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迅速拓展了市场空间,由家庭作坊联合起来向产业化发展。我国浙江省、山东省的一些出口果蔬生产基地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是现阶段我国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主流和方向。家庭作坊小生产是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生产多数是凭经验,特别是地方小吃类及食品烹调类,用料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固定的配方和生产标准。随着生产的发展,一些“小吃”变成“名吃”,家庭作坊小生产已供不应求,就开始过渡到工厂化大生产。采用工厂化大生产,用料有了严格的配方,并实行标准化生产(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鸭、金华火腿等)。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既注意对传统的地方特色加工工艺进行收集整理,使家庭作坊小生产能继承并发扬光大,更注意收集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新科技、新品种、新趋势,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小生产扩大到大生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新信息、新技术和新工艺。本丛书的编写注意科学性、通俗性和这用性,力求使具有初中文化的劳动者能读懂、会用。本丛书不仅适合农村小商品生产经营者、城镇下岗职工、乡镇企业的干部职工阅读,也可作为农业院校、专业技校、职业中学师生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