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功能性的城市系统,由不同等级和具有不同功能的城市所组成。全球范围内涌现出若干在空间权利上超越国家范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控制作用的全球城市。卡斯特(Castells)等人从全球流动空间的角度,把全球城市描述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直接影响力的节点和中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日益融合。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区域,而区域也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区域。相应地,一种新型的概念性体系也随之产生,如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世界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巨型城市区域。在发达国家,复兴的城市中心和新的地区节点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全球城市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那些城市的空间区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口增长的很大比例将发生在巨型城市地区。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系统可能会被巨型城市区域所主导。这种新的区域性城市空间,正在成为地区的节点网络和交通网络合为一体而构成的一个复杂地域性综合体。其空间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巨型城市走廊。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国际经济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就需要建立若干全球性的城市,以全球性城市为核心再组成全球城市区域,共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大块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和城镇人口集聚程度较高的经济核心区或城镇密集区,其面积不到全国的3%,却集中了全国31%的国内生产总值和30%的人口。而在每个经济核心区内,经济和人口又高度集聚在主要核心城市和主要发展轴组成的核轴地带。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以香港和广州为端点,以深圳和东莞为重要节点的穗深港巨型城市走廊。其范围以广深高速公路、107国道、203省道、广九铁路等为主轴线,其西界为珠江出海口,南界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南部为界,北以广州市区北部为界,东部界限在广州增城境域内,包括广州市区、东莞市域、深圳市域、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广州增城市的部分区域范围。本书写作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一个典型区域的实证研究工作,对有精确界定的巨型城市走廊进行交通、人口、土地、产业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为中国的全球城市区域的建立提供借鉴与参考。本书的写作基础源于作者于2001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珠江三角洲交通运输走廊空间演化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是参与许学强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港澳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研究”,在阎小培教授和司徒尚纪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侧重交通走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注重探讨城市间的空间运输联系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2002年作者有幸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将研究视角集中在穗深港巨型城市走廊的内部演化方面,并指导研究生徐旭、郭庆铭分别完成了“穗港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穗港走廊发展演化及空间结构研究”(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的硕士论文。本书第七章第一节引用了普军博士论文“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演变与城镇空间分异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的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因此,本书实际上是作者八年来的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商务印书馆的李平博士、田文祝博士、颜廷真博士,没有他们的无私与真诚的关爱,也不会有本书的出版。同时,我也要感谢所有支持、帮助自己的师长、朋友和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