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交换机概述
1.1 交换机技术产生的背景
1.1.1 对于网络过载的认识
1.1.2 为什么要使用交换机
1.1.3 交换技术的争论焦点
1.1.4 交换技术的优点
1.2 交换机的特性
1.3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4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
1.5 交换机的体系结构
1.6 如何评定交换机的性能
1.6.1 怎样了解交换机的性能
1.6.2 数字的内在因素
1.7 三种交换技术
1.8 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
1.9 交换机应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2章 交换机的架构分析
2.1 机架式交换机
2.1.1 机架式交换机简述
2.1.2 术语
2.1.3 机架式交换机的性能应考虑的因素
2.2 固定配置式带与不带扩展槽交换机
第3章 交换机的网管与网络管理协议
3.1 非网管与网管型交换机
3.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3.2.1 管理信息的结构(SMI)
3.2.2 管理信息库(MIB)
3.2.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简介
3.2.4 SNMP规范的主要内容
3.3 远程监控仪(RMON)
第4章 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
4.1 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产品概述
4.1.1 产品简介
4.1.2 S1924F+交换机的特性和规格说明
4.2 硬件安装指南
4.2.1 交换机部件
4.2.2 安装
4.2.3 交换机的连接
4.2.4 注意事项
4.3 交换机的配置与使用
4.3.1 工作模式
4.3.2 端口配置
4.3.3 VLAN
4.3.4 Trunk
4.3.5 优先级
4.3.6 IGMP Snooping
4.3.7 DHCP功能
4.3.8 交换机文件更新
4.4 SNMP客户端软件使用
4.4.1 S-Manager软件描述
4.4.2 软件安装
4.4.3 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4.4.4 Mib-Browser
4.4.5 Rmon View
4.5 Telnet/带外管理实际使用
4.5.1 概述
4.5.2 Telnet/带外连接方法和登录过程
4.5.3 Telnet/带外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4.5.4 Telnet/带外管理的其他注意事项
4.6 基于Web的管理——WBM
4.6.1 S1924F+ Web Server概述
4.6.2 S1924F+ Web Server连接
4.6.3 S1924F+ Web Server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4.6.4 Web管理的其他注意事项
4.6.5 S1924F+应用设置方案
第5章 骨干级以太网交换机
5.1 M2851模块安装指南
5.1.1 模块说明
5.1.2 模块安装
5.1.3 注意事项
5.2 交换机的配置与使用
5.2.1 工作模式
5.2.2 模块信息
5.2.3 端口配置
5.2.4 VLAN
5.2.5 优先级
5.2.6 IGMP Snooping
5.2.7 DHCP功能
5.3 Telnet/带外管理实际使用
5.3.1 概述
5.3.2 Telnet/带外连接方法和登录过程
5.3.3 Telnet/带外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第6章 网管型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6.1 概述
6.1.1 产品简介
6.1.2 S1926G交换机的特性和规格说明
6.2 硬件安装指南
6.2.1 交换机部件
6.2.2 安装
6.2.3 交换机的连接
6.2.4 注意事项
6.3 交换机的配置与使用
6.3.1 工作模式
6.3.2 端口配置
6.3.3 VLAN
6.3.4 Trunk
6.3.5 优先级
6.3.6 IGMP Snooping
6.3.7 DHCP功能
6.3.8 交换机文件更新
6.4 SNMP客户端软件使用
6.5 Telnet/带外管理实际使用
6.5.1 Telnet/带外连接方法和登录过程
6.5.2 Telnet/带外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6.5.3 IGMP Snooping + Tag VLAN +L2 Trunk工作模式下的菜单设置
6.6 基于Web的管理——WBM
6.6.1 S1926G Web Server概述
6.6.2 S1926G Web Server连接
6.6.3 S1926G Web Server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6.7 S1926G应用设置示例
第7章 Star-M20系列模块
7.1 堆叠模块——M2031
7.1.1 堆叠模块的特性
7.1.2 适用机型
7.2 1000Base-SX千兆光纤模块——M2021S
7.2.1 1000Base-SX光纤模块的特性
7.2.2 LED指示灯描述
7.2.3 适用机型
7.3 1000Base-LX千兆光纤模块——M2021L
7.3.1 1000Base-LX光纤模块的特性
7.3.2 LED指示灯描述
7.3.3 适用机型
7.4 1000Base-T千兆模块——M2021T
7.4.1 1000Base-T千兆模块的特性
7.4.2 LED指示灯描述
7.5 三层交换模块——M2040
第8章 组播
8.1 组播概述
8.2 组播技术
8.2.1 组播体系结构
8.2.2 组播地址
8.2.3 二层交换环境中组管理的实现
8.2.4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
8.2.5 域间组播路由协议
8.3 组播业务组网方案
8.3.1 单域网络组播组网
8.3.2 多域网络组播组网
第9章 关于第2、3、3、7层交换的问题
9.1 基于LAN第2层交换
9.2 第3层交换技术
9.3 第4层交换技术
9.4 第7层交换技术
第10章 交换机的测试技术与方法
10.1 10/1000Mbps交换机的测试技术与方法
10.1.1 物理特性测试
10.1.2 功能特性测试
10.1.3 性能测试
10.1.4 管理性测试
10.1.5 可靠性、服务质量及其他测试
10.2 1000Mbps交换机的测试技术与方法
10.2.1 千兆交换机性能测试指标
10.2.2 千兆交换机测试使用的工具
10.2.3 千兆骨干交换机的测试技术与方法
10.2.4 千兆接入交换
10.3 第2层千兆交换机的测试要素
10.3.1 2层千兆交换机的测试内容
10.3.2 物理特性测试
10.3.3 性能测试
10.3.4 功能特性测试
10.3.5 管理方式
10.3.6 协议支持
10.4 第3层千兆交换机的测试要素
10.5 第4层千兆交换机的测试要素
10.5.1 4层千兆交换机的功能测试
10.5.2 4层千兆交换机的性能测试
10.6 测试平台
第11章 选择交换机的有关策略
11.1 选择千兆交换机的原则
11.2 选择交换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1.3 怎样选择交换机
11.4 判断千兆交换机性能好坏的主要因素
11.5 千兆交换机如何分类
11.6 交换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12章 交换机的有关问题
12.1 智能交换机问题
12.2 交换机堆叠系统的连接方式
12.3 软交换技术
12.4 千兆交换有哪些连接模式
12.5 交换机性价比基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