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中国文学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

定 价:¥25.00

作 者: 童庆炳等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标 签: 现代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中国

ISBN: 9787301098233 出版时间: 2005-12-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32开 页数: 273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生成”的一个子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进入一个学科的历史语境,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生成中的价值取向问题;通过对现代文论历史的描述,揭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翼,在价值取向上远离古典、追求现代的过程描述了中国现代新文学在功利——审美——真实三者之间所产生的紧张与调适;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化,三者在秩序、要求与分量上发生的变化。

作者简介

  童庆炳,福建人,1936年生。著名文学理论家。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导。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文学概论》上下卷(1984)、《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1989)《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1990)、《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1992)、《文体与文体的创造》(1993)、《文学审美特征论》(2000)、《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2001)、《童庆炳文学五说》(2001)、《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2001)、《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2001),《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2002)、《现代诗学问题十讲》(2005)。主编的著作有《文学理论教程》、《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和《现代心理美学》等。

图书目录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导言
绪论 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转型
一 文学观念的转变
二 文体观念的转变
三 批判意识的勃兴
四 文论话语的转型
五 文学价值观的转型
第一章 梁启超:求“真”与向“美”的矛盾与调适
一 “三界革命”的历史语境
二 前期政治参与期:重塑真、善的内容
三 后期学术期:对美、真与善的调适
第二章 王国维:“真”“美”合一及“善”的意向性
 一 审美视角文论:中国式的“为艺术而艺术”观的提出
 二 境界之“真”
 三 “善”的意向性
第三章 章太炎:“以复古为革新”文论及其真善美诉求
 一 理性求真的“文学复古”思路
 二 “便俗致用”的现实关怀
 三 “贵在形容”的诗学追求
第四章 鲁迅:真善美的交锋与纠缠
一 难以言说的“真”
二 谁之善?
三 作为修辞的“美”
第五章 朱光潜的“趣味论”及其真善美三元调适
 一 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的“趣味论”文艺思想
 二 美与善和真的关系
第六章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价值取向
 一 历史社会语境的考察
 二 以人民为本位——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
 三 鲜明的读者意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
 四 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行动品格
 五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及其价值取向
 一 在新文学运动中,胡风对两种倾向提出批评
 二 胡风“主观精神”论的内涵
 三 “主观精神”论的价值取向
第八章 周扬的人民文艺论、艺术真实论和形象特征论及其价值追求
 一 文学理论活动的四个阶段
 二 人民文艺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向
 三 艺术真实——艺术的最高原则
 四 形象和形象思维——文学的特征与规律
 五 文艺的善、真、美与教育工具
第九章 “八论”中的真、善和美
 一 “八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八论”中的真与善
 三 “八论”中的美学观念
第十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价值观
 一 文学“审美”特征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 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形成
 三 “文学审美反映”论和“文学审美意识形”论的理论特点
四 文学审美特征论的价值观
 五 结语
第十一章 李泽厚:多元调适审美理论及其价值内涵
第十二章 徐复观:从价值根源处涌出的真与美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