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小传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生于约公元前390年,约公元前305年去世。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地位与孔子比肩,被称为“亚圣”。人们常将孔、孟并提,把他们的思想学说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的言行由孟子及其弟子们整理为《孟子》一书,共7篇,3、4万余字。孟子曾在青年时期赴鲁学习儒学,精通《诗》、《书》、《春秋》等经典著作,经过不断苦学和深入钻研,终于成为了儒家学派的权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精华是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提出“仁政”学说。当时,各国诸侯都想以武力的办法统一天下,孟子坚决反对商鞅等人的富国强兵之术,认为只有施行“仁政”即“以德服人”的“王道”,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才能统一天下,人民也才能安居乐业。进而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早期民本思想。孟子终生崇拜孔子,学习孔子,所以,孟子从事教育,聚徒讲学,传授知识,周游列国,执著地宣传“仁政”的治国理想,为“仁政”理想奔波奋斗了大半生。老年回归故里,讲学著书,为发扬儒家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