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论列宁全集(第38卷)

列宁全集(第38卷)

列宁全集(第38卷)

定 价:¥9.80

作 者: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学术随笔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08554 出版时间: 1986-10-01 包装: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504 字数:  

内容简介

  1.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编排顺序则作变通处理。2.每篇文献标题下括号内的写作或发表日期是编者加的。文献本身在开头已注明日期的,标题下不另列日期。3.1918年2月14日以前俄国通用俄历,这以后改用公历。两种历法所标日期,在1900年2月以前相差12天(如俄历为1日,公历为13日),从1900年3月起相差13天。编者加的日期,公历和俄历并用时,俄历在前,公历在后。4.目录中凡标有星花。的标题,都是编者加的。5.在引文中尖括号<>内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是列宁加的。6.未说明是编者加的脚注为列宁的原注。7.《人名索引》、《文献索引》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在《人名索引》条头括号内用黑体字排的是真姓名;在《文献索引》中,带方括号[]的作者名、篇名、日期、地点等等,是编者加的。

作者简介

暂缺《列宁全集(第38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1819年
   
   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12月16日)
   * 对关于征用和没收的法令草案的意见(1919年12月16日和1920年1月24日之间)
   * 致我们的接班人(12月18日以前)
   * 在普列斯尼亚区纪念1905年十二月起义大会上的讲话(12月19日)
   * 在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会议上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报告(12月20日)
   * 人民委员会关于向莫斯科调运粮食问题的决定草案(12月23日)
   
   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12月28日)
   * 人民委员会关于供给工人衣鞋问题的决定草案(12月30日)
   * 人民委员会关于采购原料指示的决定草案(13月30日)
   
    论纯洁俄罗斯语言(休息时的联想,即一些会上的发言引起的联想)(1919年或1920年)
    1820年
   
   致彼得格勒省妇女代表大会主席团(1月10日)
   * 国防委员会关于全俄肃反委员会运输局的决定草案(1月16日)
   *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对阿塞拜疆政府的政策的决定草案(1月17日或18日)
   *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协约国企图通过俄国合作组织开始同俄国建立贸易关系问题的决定(1月17日或18日)
   *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总司令对给土耳其斯坦方面军司令的命令提出抗议一事的决定草案(1月17日或18日)
   * 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序言(1月20日)
   
    俄共给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复信草稿(提纲)(1月20日)
   * 致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1月23日)
   *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工人检查问题的指示(l月23日)
   * 对《工农检查院条例》草案的意见和补充(1月24日)
   * 在普列斯尼亚区非党工人和红军战士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月24日)报道
   * 关于鼓动指导列车和轮船工作的指示(1月25日)
   * 关于合作社的决定草案和指示(1月26日)
   * 在全俄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月27日)报道
   * 人民委员会关于卸马铃薯和清除莫斯科街道、铁路积雪的决定草案(l月27日)
   * 在省、县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2月1日)
   * 对工人和职员奖励条例草案的意见(2月1日)
   
    致国防委员会各委员(2月1日)
   * 国防委员会关于运输状况的决定草案要点(2月2日)
   * 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2月2日)
   * 在莫斯科枢纽站铁路员工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月5日)简要报道
   * 人民委员会关于对机车修理工人的优待的决定草案(2月5日)
   * 在各省肃反委员会第四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月6日)
   * 关于乌克兰斗争派的决议草案(2月6日)
   
   既然是战争,就要有作战姿态(2月7日)
   * 对法国社会党决议草案的意见(2月8日和14日之间)
   * 在布拉古舍一列福尔托沃区非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月9日)
   报道政论家短评(2月14日)
   
   就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给俄共各级组织的信(2月17日和26日之间)
   * 答美国世界新闻社驻柏林记者卡尔·维干德问(2月18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