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平潭碗礁1号沉船遗址是2005年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并且由于出水了大批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器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碗礁1号的抢救发掘工作已暂时告一段落,所获得的全部资料信息正在整理之中,加之船体的发掘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因此考古发掘报告的出版发行尚需时日。为尽早向文物考古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文物爱好者公布碗礁1号的实物资料,使大家早日了解碗礁1号的发掘成果,我们水下考古队从发掘出水的文物中挑选了一部分精品,在科学出版社闫向东同志和孙莉同志的帮助下,整理编辑了这本图录。 碗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屿头乡北侧五州群礁的中心--碗礁附近。遗址所在海域水深在13-15米之间,海底为含沙淤泥土质,水下能见度基本保持在0·1-0.5米。该遗址于2005年6月下旬被当地渔民发现后即遭到大规模盗掘。国家文物局获悉这一情况后,迅即责成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牵头调集来自福建省、辽宁省、安徽省、海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青岛市、宁波市和厦门大学等共计30余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碗礁1号水下考古队,实施东海平潭碗礁1号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