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土壤基模
第一节 土粒的粒径分布
一、土粒的粒级
二、土粒的粒径分布和分析
三、土壤质地
第二节 土壤团聚
一、粘团的形成
二、粘团的再团聚
三、土壤团粒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
四、土壤结构
第三节 土壤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状况
一、土壤的比表面积
二、土壤的孔隙状况
第四节 土壤的胀缩
第五节 土壤基模中三相物质比
一、比重
二、容重
三、总容重
四、干比容
五、孔度
六、空隙比
七、土壤湿度
八、充气孔度
第二章 土壤水的能量和运动
第一节 土壤水的测定
一、烘干法
二、中子法
三、γ射线法
四、TDR法
第二节 土壤水的能态
一、土水势及其分势
二、土水势的单位
三、土壤水吸力
第三节 土水势的热力学基础
一、自由能
二、土壤水的自由能
三、土-水-气系统的自由能
第四节 土壤水特征曲线
一、土壤水特征曲线的定义
二、影响土壤水特征曲线的因素
三、滞后现象
第五节 基模势与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
一、基模势的测定
二、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
第六节 土壤水流综述
一、毛细管中的层流运动
二、土壤水流简化模型 通量
第七节 饱和流
一、达西定律
二、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三、土壤导水率
四、饱和流方程——Laplace方程
五、不同情况下的达西定律
第八节 非饱和流
一、非饱和流与饱和流的比较
二、非饱和流的达西定律
三、非饱和流的基本方程
四、非饱和流基本方程的解
五、扩散率和非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第三章 田间水分循环
第一节 入渗
一、入渗现象
二、入渗水在土壤剖面的分布
三、不同入渗条件下的定量研究
第二节 再分布和内排水
一、再分布过程的描述
二、再分布过程的分析
三、关于“田间持水量”概念的讨论
第三节土面蒸发
一、基本概念
二、蒸发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植物吸收土壤水
一、植物的吸水机理
二、根系吸水的定量分析
第五节 田间水量平衡与能量平衡
一、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
二、田间水量平衡
三、田间能量平衡
第四章 土壤中溶质运移
第一节 溶质运移的机制
一、对流或质流
二、扩散
三、水力弥散
第二节 溶质运移方程
一、基本方程
二、求解方法
第三节 溶质运移与土壤基模特性
一、溶质在大团粒结构土壤中的运移
二、溶质的吸附一解析与运移
三 溶质运移与植物吸收
第五章 土壤空气
第一节 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变化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
二、土壤空气与植物生长
第二节 土壤中的空气流
一、气体的对流运动
二、气体的扩散运动
三、土壤空气扩散率的测定
第三节 几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土壤孔隙连续度和弯曲度
二、孔隙连续度与溶质运移
三、土壤剖面上的非稳态流
第六章 土壤温度和热流
第一节 土壤的热性质
一、土壤的热容量
二、土壤的热传导和导热率(λ)
第二节 土壤中的热流及其基本方程
一、土壤中的热流
二、土壤热流基本方程
三、土壤中热流问题的解
第三节 土壤热参数的测定
一、土壤热容量的测定
二、土壤热传导率(λ)和热扩散率(D)的测定
第四节 温度对土壤水、气保持和运动的影响
一、温度对土壤水吸力的影响
二、温度梯度影响下土壤水、气的再分布
三、非恒温条件下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第七章 土壤的空间变异
第一节 地域化变量 时间序列;一阶矩和二阶矩
一、地域化变量
二、时间序列
三、一阶矩和二阶矩
第二节 二阶平稳假设和内蕴假设
一、二阶平稳假设
二、内蕴假设
第三节 半方差的估算
一、一维半方差的估算
二、二维半方差的估算
三、半方差图的绘制
第四节 半方差模型
一、协方差和半方差的性质
二、半方差模型
三、安全型和危险型半方差
第五节 半方差函数的几个问题
一、支撑尺寸 正则化
二、套合模型
第六节 横互相关
第七节 合理取样数目的确定
第八节 Kriging插值
附实验指导
实验一 土壤的粒径分析
实验二 土壤的微团粒分析——吸管法
实验三 中子测水仪在田间的使用
实验四 张力计的组装和使用
实验五 土水势及其分势
实验六 高基模势(低吸力)范围的土壤水
特征曲线的测定
实验七 压力板(膜)法测定土壤水特征曲线
实验八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实验九 土壤入渗率的测定和层状土壤入渗现象的观察
实验十 土壤水再分布的观察与非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实验十一 土壤水扩散率的测定
实验十二 土壤空气组成的测定——气相色谱分析仪法
实验十三 土壤导热率 土壤比热 热扩散率的测定
实验十四 土壤通气性的测定·
实验十五 土壤的膨胀
实验十六 植物叶水势的测定(压力室法)和叶面温度的测
定(红外法)
附录 常用换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