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同有:男,56岁,汉族,山东蓬莱人,教授高工,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副经理,金川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采矿系(现北京科技大学)。从事采矿生产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历任技术员,技术科长,矿长和副经理等职务和职称。针对金川矿区复杂地质和采矿条件,直接领导和参与采矿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工作。主持中国瑞典,中国-澳大利亚采矿技术等研究项目,无矿柱大面积连续开采方法的设计者和研究者。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获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以及国家环保局和甘肃省科学进步三等奖各一次。在国内外会议,期刊上发表学术会议论文十余篇,编著出版专著2本。先后受聘兰州大学、东北大学兼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中南工业大学资源开发系、昆明工学院资源开发系兼职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兼职研究员,长沙矿山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作者简介高谦:男,42岁,教授,硕士导师,副博士导师,1982年2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1983年考入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所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参加“七五”和“八五”采矿技术攻关,承担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数项科研项目。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可靠性研究、结构优化设计、信息管理、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国内外会议、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作者简介赵千里:40岁,大学文化程度.安全工程师。现任金川公司安环部副主任、甘肃省有色金属安全学术会秘书长,全国安全人才研究会委员、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矿山安全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参加编写《中国镍钻矿山现代化开采新技术》等著作,在国内安全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1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