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办了几年,越办越好,好就好在它不是对读者发号施令,而是耐心规劝;不止规劝别人,而且告诫自己,甚至设“向我开炮”一栏,把自己的缺点弱点错误曝光。语言文字这个东西,跟社会习惯一样“顽固”,不是单靠一纸命令就能把它迫上健康发展道路的。要循循善诱,要反复告诫,要因势利导,要充分认识“约定俗成”的意义。语言文字需要规范,因为语言文字是社会群体传递信息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双方,都必须有共同理解的符号,否则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语言文字要讲究规范化的道理。对不规范的语文现象怎么办?得使用劝告、规劝、示范诸如此类的方法。就科学技术术语而言,则不止一般意义上的规范,而必须讲究绝对的标准化:标准化带有强制性。规范化和标准化不是同义语。当然,规范化也不等于僵化。如果把规范理解成千篇一律,那就成了八股。凡是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字,都不是僵化的,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发展就必须创新。合理的创新就会修改规范或增补规范。规范和创新是辩证的统一。不认识创新就不能准确理解规范。希望我们的杂志来年办得更好:不单注意规劝人们正确使用单字和语词胚须引导人们不要生造那些谁也不懂的语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式用B不是创新,而是对语言文字的腐蚀。近来有些报刊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搞出一些文不对题的标题;而大字报式的空话大话套话,亦时时出现。这些都是冲击规范化、阻碍语言文字健康发展的东西,不可忽视。对此也要用“咬文嚼字”的办法去“规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