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为什么需要路由与交换
第1章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1 一些定义
1. 2 将设计方法规范化
1. 3 定义应用需求
1. 4 质量因素:“能力”
1. 5 寻址. 交换和路由选择的设计
1. 6 考虑费用因素
1. 7 展望
第2章 性能目标和性能组件
2. 1 流量:描述单向通信
2. 2 改善面向用户的性能
2. 3 主机问题
2. 4 可用性
2. 5 服务等级协议
2. 6 展望
第二部分 技术方案的选择
第3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如何进行转发的
3. 1 路径判定与转发
3. 2 输入接口处理过程
3. 3 第三层转发
3. 4 第二层转发
3. 5 混合转发
3. 6 产品组件
3. 7 产品设计实例
3. 8 展望
第4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如何寻找路径的
4. 1 关于量度和代价的观点
4. 2 第三层路径原理
4. 3 第二层路径
4. 4 虚拟局域网(LAN)和仿真局域网(ELAN)
4. 5 ATM和帧中继交换机
4. 6 展望
第5章 动态内部路由信息机制
5. 1 动态路由选择原理
5. 2 使用向量距离的动态路由选择
5. 3 使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动态路由选择
5. 4 展望
第6章 主机和小型网络转发
6. 1 工作组交换
6. 2 替代用于子网间通信的路由器
6. 3 路由选择包括的主机
6. 4 RIP工作负载和会聚
6. 5 在小型网络中何时及怎样使用路由选择
6. 6 RIP版本2
第三部分 定义体系结构
第7章 选择路由/交换体系结构
7. 1 现实世界的层次模型
7. 2 从边界开始设计路由/交换结构
7. 3 分布层体系结构
7. 4 核心层及其连接
7. 5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之间的折衷
7. 6 路由非IP协议
7. 7 对网络互联设备的一般性能要求
7. 8 展望
第8章 组件选择. 容错和网络管理
8. 1 选择网络产品:预算
8. 2 选择网络互联产品3:容错
8. 3 管理结构
8. 4 配置管理
8. 5 记账管理
8. 6 性能管理
8. 7 安全机制和安全管理
8. 8 展望
第四部分 部 署
第9章 面向连接的交换
9. 1 体系结构和平面
9. 2 面向连接的WAN交换和企业网络
9. 3 域
9. 4 面向连接的交换机类型
9. 5 虚电路建立
9. 6 交换机吞吐量估算
9. 7 建立LANE基础结构
9. 8 提供服务质量的临时方法
9. 9 ATM论坛标准路由选择:IISP
9. 10 典型系统
9. 11 帧中继互联
9, 12 展望
第10章 无连接的局域网交换
10. 1 网络集线器的作用
10. 2 网桥和多端口网桥
10. 3 园区通信集合
10. 4 交换机:网桥的下一代发展
10. 5 带宽
10. 6 非VLAN交换网络中的容错
10. 7 VLAN
10. 8 LANE操作
10. 9 第二层之上的交换式网络设计和互联设备
10. 10 展望
第11章 单域中的路由选择
11. 1 单域路由选择环境
11. 2 域的组件
11. 3 配置0SPF
11. 4 介质问题
11. 5 IP功能问题
11. 6 路由器关系
11, 7 与网络设计有关的0SPF内部
11. 8 路由网络中的容错
11. 9 展望
第12章 特殊的和层次化的路由拓扑结构
12. 1 关于域0. 0. 0. 0的考虑
12. 2 静态和缺省路由的层次
12. 3 带域间动态路由汇总的层次结构
12. 4 EIGRP
12. 5 导入. 导出和控制外部路由
12. 6 利用残余域控制路由的传播
12. 7 打破层次结构
12. 8 路由过滤
12. 9 多主连接到外部提供商
12. 10 主干网的主干网
12. 11 展望
第五部分 路由和交换技术的未来
第13章 企业边界的新方法
13. 1 人口. 出口和转发等价类别
13. 2 组播信令
13. 3 服务质量信令
13. 4 可移动性
13. 5 直通和标签交换机制
13. 6 展望
第14章 企业核心的新方法
14. 1 新核心技术的基础
14. 2 OSPF增强
14. 3 IS—IS的新趋势:ISNT
14. 4 组播路由基础
14. 5 组播路由协议
14. 6 MPOA
14. 7 MANET
14. 8 PNNI ATM路由
14. 9 MP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