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总则
1.1 目的和意义
1.2 水功能区划的原则
1.3 水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引用标准
1.4 水功能区划分的范围和水平
1.5 水功能区划水质管理目标
1.6 水功能区划的分组与分类
2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经济社会发展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 水资源量
3.2 水资源供需现状
3.3 水资源供需预测
4 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
4.1 水质评价标准和方法
4.2 水质状况评价
4.3 入河废污水排放量
4.4 水污染损害
5 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
5.1 水功能区划程序和方法
5.2 水功能区命名方法
5.3 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概况
6 淮河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6.1 淮河干流
6.2 淮河支流
6.3 洪泽湖水系
6.4 入江水道
6.5 湖泊
6.6 大型水库
7 淮河流域二组功能区划
7.1 淮河干流
7.2 淮河支流
7.3 洪泽湖水系
7.4 入江水道
7.5 湖泊
8 长江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8.1 长江下游干流
8.2 长江支流
8.3 环巢湖支流
8.4 杭埠河灌区
8.5 鄱阳湖水系
8.6 湖泊
9 长江流域水功能二级区划
9.1 长江下游干流
9.2 长江支流
9.3 环巢湖支流
9.4 杭埠河灌区
9.5 湖泊
10 新安江流域水功能一组区划
10.1 新安江干流
10.2 新安江支流
11 新安江流域水功能二级区划
11.1 新安江干流
11.2 新安江支流
12 管理与建议
12.1 管理措施
12.2 建议
附件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