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按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存在的条件->盈余管理的研究设计->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统计检验->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的利与弊->政策建议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全书的结构。第二章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存在的条件。第三章论述了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包括识别单个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和识别上市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的方法。第四章运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五章运用应计利润总额法考察了应计利润对1999年3月出台的配股政策的反应,并将它与对1996年1月出台的配股政策的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六章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做了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色做了讨论。第七章探讨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包括盈余管理行为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盈余管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的利与弊。第八章概括了本在研究的基本结构和其他一些相关结论,说明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设想。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