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1908-1998),字瀛,北京人,满族。幼年随父学习书法。15岁投师韩公典学中国画,遍临宋,元。明。清诸大师作品,掌握了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力和绘画技法。1935年人"大风堂"拜张大干为师,与师朝夕相伴,遍游名山大川。1936年同张大干、齐白石、于非合在长春举办联展。他由师法古人进而师造化,领悟到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识见、学养,气度和胸怀,画艺日臻成熟,从此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1951年何海霞迁居西安,与趟望云、石鲁交往甚笃。1956年加人西安美协,从此走上了艺术创新的征途而成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此时,他不断深入生活,提取大自然的美,来充实创作基础。正如他所说:"与自然为伍,用我家之法,"他全身心地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以求解决中国山水画古典形态的转型问题。由于深人生活,以写生为创作源泉,秦岭华山的雄威壮阔,黄土高原的朴实浑厚,都化为他笔下的山水灵魂,1961年他应中央美术学院聘请授课两年,培育出一批国画优秀人才。文革期间,被迫下放秦。豫农村,深受磨难。但身处逆境的何海霞从未放弃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文革后期,1975年回到陕西省美协复职,使他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1976年应文化部及各部委之邀,赴北京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及各大饭店创作了《大地长春》、《爱我河山》。《盛世海歌》、《大地一统锦绣山河》等许多幅巨幅山水画。这些鸿篇巨构。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意境幽远。表现了吞吐山川,拥抱时代的大手笔、大气魄,更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因此,他的金碧。青绿山水誉满,画坛,为世人所重。1984年何海霞调到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任研究员。1986年在北京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展。1992年出版大型画册《何海霞书画集》,收入1932年至1992年各个时期的代表作300余幅,后陆续出版各种画册十余种。住新加坡。东南亚。日本及台湾,香港等地举办各种画展,取得很大的影响和声誉。为表彰其在艺术上的贡献,国家授予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何海霞走过了"画老师。画生活。画自己"的艺术道路。师承传统,投人生活,超越自我,锲而不舍,是他成功的法则。其作品雄健浑厚、飘逸奔放,在思想内涵、审美风格及绘画语言等方面,都获得很高的成就。他晚年仍笔耕不辍,探索不已,活到老,画到老,并且紧跟时代,将"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乃至"西洋画",融为一体,使山水画创作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为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又立了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