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一书描写的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反抗官军、杀富济贫的故事是有历史根据的。《宋史》和民间都早有说法,尤其是民间说书人的段子中,有不少关于宋江、李逵、鲁智深及林冲、武松的故事。元代戏剧舞台上也有这些英雄的形象和杀富济贫、伸张正义的传奇。这些都是《水浒传》成书后能声誉鹊起,名垂青史的基础。《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梁山好汉在经过劫生辰纲、闹江州、三打祝家庄、打曾头市至排座次为事业的顶点,以后闹东京、败童贯、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征田虎王庆方腊、功成被害,至魂聚蓼儿洼为终点。受招安前是梁山英雄发展壮大的历程,受招安后是为国尽忠,损失殆尽的悲剧,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忠君救国”思想和具有浓郁平民色彩的英雄主义精神。其实,《水浒传》所展示的正是宋朝宣和年间的现实生活,是这种“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构成了该书的基本内容。而在每一个好汉个人身上,支配其行为的则是凝聚着平民道德倾向的英雄主义精神:嫉恶如仇,杀富济贫,讲究义气,好武疏财等。这些品质正是当时社会平民百姓所景仰的最高道德境界。正因如此,李逵、林冲、鲁智深、武松才会这样受人喜爱,家喻户晓,被看作“活佛”。《水浒传》在艺术上达到的成就是空前的。它给读者印象最深刻、最强烈的,是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读了小说,这些人物就会在你的眼前活起来,果敢刚烈的武松、仗义行侠的宋江等。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这话说得很准确。《水浒传》的语言也堪称炉火纯青。它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千锤百炼出生动的、极富表现力的、异常丰富多彩的文学语言。叙述情节时,它平实朴素,用白描手法勾画,在具体细节上雕琢。在对话上,则突出其个性,使人物的语言与性格、身分、地位、处境相协调。往往是一句话、一个词便画龙点睛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正是因为此,它才能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许多形象和语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