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定 价:¥25.00

作 者: 傅刚
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诗歌史论丛书
标 签: 诗歌词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8326444 出版时间: 1995-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447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约略可以分作四大时期、十个阶段:所谓先秦,是它的萌生与成熟时期。经历了绵亘数千年的原始诗歌,只可称作前艺术;文明之幕拉开,约当夏商两代逾千年,诗歌仍处于萌生状态。直到殷周之际,以迄战国末期,才开拓出《诗经》与《楚辞》两条文化史路,成熟为真正的诗歌。抵春秋战国早期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基本上形成了以华语为载体的华夏文化,涌现出儒、道、屈骚不同流派的诗歌美学意识。这样便奠定了中国诗歌流变史的光辉起点。本套丛书依照:四大时期,十个阶段:萌生与成熟(先秦);拓展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分化与深化(辽金元、明、清);综合与融化(近代、现代)。在史的基础上立论,在论的主导下写史。史是客观存在,论述主观认识。它是诗歌史论,即诗的文化史,同时,也从文化视角来论述中国诗歌的历程与发展。本书为其中之一。主要讲述了魏晋南北朝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在创作史的具体作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期,这已成为公论。从诗歌史看,特别从形式方面看,由它开始便是中国诗歌的主要体裁五、七言诗的发端。因此,这一时期诗歌的自觉,很大程度上就是五、七言诗(特别是五言诗)的自觉。这自觉表现在:一、作家主体自身的自觉;二、对五、七言诗规律的把握。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的叙述,不能不立足于这两个基本点上。魏晋南北朝作家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准确评价这种贡献,首先要确定他们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即他们生活的时代,在诗歌史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诗歌传统,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再进一步分析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具体作用。

作者简介

暂缺《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兼笼前美、作范后来”的建安诗歌
 第一节 建安诗歌的分期
 第二节 “不可句摘”的汉魏诗论
 第三节 邺下诗歌——汉诗走向近体诗的历史大转变
 第四节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论曹植
第二章 作家主体意识的介入——正始诗歌的文人化
 第一节 迥异于建安诗歌的风格兼论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清峻”与“遥深”——诗歌的另一种表现手法
 第三节 “师心遣论”和“使气命诗”——论风力的个性化
第三章 近体诗进入历史行程 ——太康诗歌的骈俪化
 第一节 太康时期的历史条件和美学要求
 第二节 太康诗人的写作背景
 第三节 太康诗人集团论
 第四节 “规矩”的建立——《古诗十九首》另一个具破坏力的解释者陆机
第四章 玄言诗——从生命意识角度解读
 第一节 玄言诗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第二节 玄学对作家艺术心灵的培养
 第三节 玄言诗建立的美学境界
 第四节 玄言诗对近体诗的促进——对玄言诗几种使用手段的分析
第五章 陶渊明论
 第一节 时代、生活、个性
 第二节 陶渊明自然思想与玄学自然思想的异同
 第三节 一个超时代美学思想建立者的寂寞与悲哀
 第四节 陶渊明诗歌美学论
第六章 “声色大开”——南朝诗歌发展的背景描述与活跃状态
 第一节 “声色大开”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新变”与“通变”——论两种批评方法
 第三节 新时期诗歌特征
 第四节 南朝审美与躁动的青春期心理
 第五节 流动的复杂化:诗、文、赋的多向选择
第七章 山水诗——一个超出本身意义的文学现象
 第一节 不能颠倒的历史逻辑顺序——对“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批评兼论玄言、山水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晋宋山水诗发展透视
 第三节 不仅在于一种题材的建立——山水诗划时代意义
 第四节 山水诗传统建立者谢灵运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的诗歌史意义
第八章 永明体——近体诗走出帷幕
 第一节 永明声律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永明声律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新变意识与创作的自觉——论永明体诗人
 第四节 “玄晖诗变有唐风”——论谢月兆
第九章 宫体诗——割不断的历史联系
 第一节 宫体诗义界
 第二节 宫体诗题材的审美价值论
 第三节 契合与距离——对宫体诗的测定
第十章 作为对峙的北朝诗歌
 第一节 作为对峙的北方文化
 第二节 南朝文风影响下的北朝文人诗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总结者庾信
 第一节 庾信南北诗风论
 第二节 集六朝之大成者
 第三节 启唐之先鞭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