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定 价:¥25.00

作 者: 黄颂文编著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民族地区 不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研究 西部地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1080049 出版时间: 2006-05-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370 字数:  

内容简介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仍有3000万左右,初步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有6000万左右,还有一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也相当之低。因此,“反贫困”和防止“返贫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必须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尤其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党中央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思路。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光靠政策不行,还必须依靠法律作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的核心问题,是要尽快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维护农民权益④。“增加农民收入”要有实招,“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有实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要有实效,一定要注意不搞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作者简介

  宋才发,汉族,1953年5月1 o日生,湖北省武穴市人,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学科带头人。历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法学院院长兼民族法学研究所所长、科研处处长兼学校“211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社会兼职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专家、教育部法律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西部大开发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1 999年被评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被评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第一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的基本情况
一、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陆上边疆区域
二、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三、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多样性的区域
五、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产业结构单
一、经济发展层次多样化的区域
第二节贫困、贫困的测量和贫困的演变
一、贫困及贫困的标准
二、测量贫困的方法
三、贫困的演变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化的基本情况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继续存在且高度集中的区域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强度指数最高的区域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区域
第二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消除贫困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20世纪末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及贫困人口分布
一、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
二、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特点
第二节20世纪末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
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阶段(1978-1985年)
二、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减少阶段(1986-1993年)
三、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阶段(1994-2000年)
四、20世纪末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
第三章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晦的困境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民纯收入增幅缓慢及其原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历史嬗变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民负担没有实质性的减轻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
三、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因素
第三节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
一、西部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难度大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基础薄弱
第四节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一、农村现行土地制度不够规范
二、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第五节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一、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贫困是2l世纪初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的尖锐问题
第六节生态环境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大
一、贫困地区组织移民搬迁工作跨度大、周期长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突出
三、搬迁对象的心理障碍影响移民工作的进度
第七节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必须规范
一、扶贫资金筹措困难,资金投入后所有权归属不明确
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
三、贫困农户难以得到信贷资金支持
第八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客观原因
二、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深层原因
三、扶贫机制的缺陷使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弱化
第四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状况基本走势
第一节扶贫速度趋缓,贫困人口越来越分散
一、扶贫速度趋缓,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
二、贫困人口趋向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
第二节妇女老人儿童将成为最受关注的弱势群体
一、历史致贫因素趋弱,新致贫因素趋强
二、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成为实在的弱势群体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之间收入差距悬殊
三、少数民族贫困县的恩格尔系数高于全国的恩格尔系数
第五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战略
第一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方针
一、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坚持扶贫开发的方针
二、西部民族地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扶贫投入
三、西部民族地区要走东西扶贫协作和国际合作的新路子
四、西部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一、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
二、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
第三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任务
第六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容和途径
第七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化
附录:作者主要法学论著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