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搜集资料的方法
第十七章 仪器记录法
第一节 仪器记录法的性质与目的
第二节 仪器记录法的优点与缺点
第三节 仪器的来源
第四节 产生或测量刺激的仪器
第五节 观察或记录反应的仪器
第十八章 调查访问法
第一节 访问法的性质
第二节 访问法的类型
第三节 访问的策略
第四节 访问的技巧
第五节 访员的选择与训练
第六节 访问法的限制与资料处理
第十九章 测验量表法
第一节 何谓测验量表
第二节 测验的客观性
第三节 测验的对象行为
第四节 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 测验的使用与解释
第六节 结语
第二十章 投射技术
第一节 投射法的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 罗夏克墨渍测验
第三节 主题统觉测验
第四节 其他重要的投射测验法
第二十一章 社会计量法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理论
第二节 主要社会计量技术——Moreno式社会计量性测验
第三节 社会计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二十二章 语义分析法
第一节 语义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语义分析法的实施程序
第三节 语义分析法中的资料分析
第四节 语义分析法的应用
第五节 语义分析法的检讨与前途
第二十三章 Q技术
第一节 Q技术的意义与性质
第二节 Q分类资料与Q分类的安排
第三节 非结构性的Q分类
第四节 结构性的Q分类
第五节 Q技术的优点与限制
第五编 资料分析与报告
第二十四章 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第一节 研究资料的编码
第二节 计算机的运用
第三节 统计分析的原则
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解释
第二十五章 内容分析
第一节 内容分析的定义
第二节 内容分析的设计
第三节 内容分析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 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因素分析的数学模式
第二节 因素分析的几何图解
第三节 因素分析结果的意义
第四节 因素数目的决定
第五节 共同性的估计
第六节 因素模式的比较
第七节 转轴与因素的解释
第二十七章 因径分析
第一节 两个数学模型
第二节 因径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因径分析的运作内容
第四节 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第五节 一个假想的例子
第六节 因径分析的运作步骤
第二十八章 撰写研究报告
第一节 论文撰写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论文主体部分的写法
第三节 论文撰写体例
附录 如何撰写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