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吧。”“不!我不想上车!”你活泼好动的四岁孩子拒绝上车,是不是因为他不想系安全带?因为他累了或饿了?还是因为他想待在家里玩?可能他是怕肚子疼,这是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时经常发生的事。应该询问一下孩子的感受并解决问题,这样你才能保证将要进行的旅行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愉快。小主意尽可能地避免在饭前或睡前兜风,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烦躁情绪。如果你计划作一次较长距离的旅行,你可以在他休息时开车,让孩子在车里睡觉。如果你知道孩子在车里感到不舒服,那么就为孩子提供新鲜空气和路旁的景色吧,或者播放他最喜欢的歌曲或电影,让他喜欢坐车。给自己的话不要对自己说:“其他事情我都可以容忍,但现在我的孩子太顽固了。”将自己的生活看成是一连串的问题,会使你感觉自己受到了残害和压迫,而且还会陷入自怜和情绪低落的状态。夸大问题以及你消极的情绪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相反,你要告诉自己:“我孩子的固执并不意味着他会一直如此。”我们乐观的态度会化解孩子的固执,这样会使你更有耐心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不要对自己说:“这还不值得引起冲突。我还是放弃我的计划吧。”因为孩子的反抗而放弃自己的计划,会使他认为抱怨是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法宝。这样还会让他认为面对逆境,可以选择放弃。相反,要告诉自己:“我不能仅仅因为孩子不愿上车而放弃我想做的事情。我要想办法让他合作。”一个积极的态度会形成坚毅的品格和坚定不移的态度,并有助于你解决问题。不要对自己说:“因为我是单亲,所以我的孩子可以利用我这一点。”将孩子的拒绝归咎于你是单亲会形成一种受害者心理,并会将能否说服孩子合作看作成功或失败,这是一种不健康而且无用的思想方式。相反,你要告诉自己:“我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有时候我也在做自己不情愿的事。”同情孩子有助于激发他合作的意愿。当你们彼此支持共同工作时,你们就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与孩子对话不要威胁孩子,不要说:“现在就进车里去,不然你会后悔的!”用悲惨的结局威胁孩子意味着他可以继续下去,直到惩罚降临,这并不能教会他合作。另外,如果他说你虚张声势,这会迫使你将惩罚进行到底。如果你不进行到底,就等于告诉他,你并不是一直说话算话的。所以,最好避免威胁或将威胁进行到底。相反,应该给他更多的选择,说:“你可以选择高高兴兴地上车,或者哭哭啼啼地上车。你自己决定吧。”帮助他认清形势,因为他的选择会让他知道,他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感受,还要帮助他学会处理他不喜欢的事情。不要贿赂孩子,不要说:“如果你现在上车,我就给你一块小甜饼。”以食物为贿赂会赋予食物一种不健康的功能,它决定孩子快乐与否。同时还会告诉孩子,他可以用拒绝合作的方式获得食物奖励。相反,要与孩子协商,对他说:“你坐上车系好安全带后,我们就会播放你最喜欢的歌,还能一起唱。这在车里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用这种比较老套的办法,使孩子知道他可以同时控制和接受指令。如果合作,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进行威胁,不要说:“如果你不立即上车,我就打你屁股。”体罚的威胁会让孩子认为不合作的下场是暴力。以暴力威胁还会使他们仅仅为了避免惩罚而合作,而不是因为合作会使你们双方获益。相反,你可以询问他的感受,对他说:“我知道你不想上车,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能告诉我吗?”请孩子告诉你他为什么拒绝合作,就给了他一个机会向你描述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如他不能从车窗往外看或者晕车。这样还会让他意识到你很在乎他的看法,而且你很高兴他愿意表达出来。发现问题之后,你就可以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他是否听话了。不要发火,不要说:“我已经明确地问了你三遍。现在我都要疯了!”发火只能让他因为要避免你生气而顺从,而不是与你合作。相反,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对他说:“我知道你不想上车,但是我要去工作,而你要去托儿所。你上车坐好后,就可以玩我们放在车里的玩具了。”要让孩子认识到有些要求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但他要做的事同样有趣。车里专门准备的玩具和书可以刺激他合作。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