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障碍青年期难以完善的人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三者的辩证统一。所谓自我意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至于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青年期(青春期后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期,是自我意识迅速确立和发展的阶段。青年期又一重大发展课题就是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这一发展课题的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健全人格能否建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问内,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容易产生自我意识障碍。案例回放(十一)案例1学生周某,日语旅游专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周某学习成绩一般,但他性格开朗,与其他同学相处融洽。他认为大学是自己生活的新开端,因此,从言谈举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想做到尽善尽美,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越是这样想,越感到自己处处都不如意。一次上课回答问题时,尽管老师肯定了他的答案,但在坐下来的瞬间,周某发现几个女生在偷偷地注意他,似乎还议论着什么,他顿时感觉难受极了。过了几天,他仿佛感到同学们都在议论自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他产生牵连性想象。刚进入大学时的那种自信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期中考试,周某的综合日语没有及格,当他接到补考通知后,一连几个晚上失眠,并由此引起忧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案例2光劲在选修课班上总是坐在第一排,三个学期都是选修同一门课,他说他每次都能够从中获益。上课时他也发言,但看问题的角度经常不同于大家。老师原来以为他仅仅是喜欢这个科目而已。可是,有一次他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请您帮我做一次咨询,想请您帮助我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他所就读的院系每年招收数百名学生,而他几乎是以最高的分数被录取的。问题是他总要与他的哥哥相比。他哥哥就读于清华大学,而光劲觉得自己处处都比不上自己的哥哥。专家评析学生周某的情况应属突发性的,而光劲则属于较为持久性的。两位学生的个性中都有敏感、冲动、抑郁的倾向,存有缺乏主观努力、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不重视专业学习、虚荣等不足之处。他们都存在自我意识障碍,均为自我评价过低的表现。周某因为回答问题遭同学议论一件小事,无形中给他的心理施加了压力,引起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对生活与学习失去了自信心;而光劲同学则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哥哥,所以产生了对自己过低的评价。P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