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梁丘据的大夫,有一次他对聪明的晏子说:“我至死都赶不上夫子您了。”晏子则对他说:“我听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晏婴(即晏子)并不是有什么超乎常人的地方,只不过是经常去做而不停歇。经常行动而不休止罢了。”这句话给了梁丘据大夫以极大的信心。晏子的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勤能补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思,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不怕慢,就怕站”“锯响就有末”的意思。其实,抛开晏子的自谦成分不说,历史上的晏子确是一个非常聪明且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司马迁非常钦佩他,曾说过:“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在有关晏子的记载里,有许多机智博识的故事。但是,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即使聪明如晏子,也是靠不停去做,去行动,或者说是去学习,去不断地耕耘的结果。同时,晏子还用他的体会告诉我们,就是比别人“笨”一些或比别人发奋得晚一些的人,只要踏实去做、去学,也完全有可能赶上别人或取得一定成就。这位梁丘据大夫,或许是冈感觉到自己有些笨,或许是因感觉自己年龄有些大,发奋较晚,而在追求向上的过程中对已颇有成就的晏子在羡慕之余,产生了这种带有自悲倾向的感慨。其实,梁丘据大夫的这种感叹,恰好反映了很多到了人生秋天而无所成就,但又不甘沉沦的人的一种心理现实。但是我们认为,人生的秋天,毕竟不是人生的末路,毕竟还会有一段可以发挥自己余力的时光。因此,古今中外,有很多的人在人牛秋天开始发奋、最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梁丘据大夫的疑问也反映了那些自觉资质较笨但又要有所作为的那部分人的心理现实。对此,我们也同样认为,人的资质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改变的。所以,古往今来,也有很多资质驽钝的人靠后天的学习和努力而有所成就。因此,晏子的回答是正确的,它有力地解除了我们对自己能否走向成功的一些担心和疑虑,告诉了我们一个走向成功的秘诀。人和人不仪存在着资质上的天然差距,还存在生存环境的天然差距。一个生在偏远山区的贫穷之家的孩童是无法与一个生在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富裕之家的孩童相比的。比如一个生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大上海的富家孩童,就可见到和拥有汽车、电灯、洋房,而一个生长在21世纪的今天的大西北贫困山区的孩童,可能连一辆自行车都不能拥有,甚至连基本的衣食之需都难以为济。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