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纪录片《故宫》导演王冲霄的文化手记,以不停切换的思想和心灵的丰富镜头,呈现历史的哀愁和宿命的悲叹,一本慈悲之书,一本娓娓道来之书,一本动听之书,一本落寞之书。这是一座古老的宅院,从前,它叫紫禁城,曾经住过两家人,一家姓朱,另一家姓爱新觉罗,关于宅院的各种故事,很多很多很多,但真正了解的人,很少……在那高大的宫阙之间,王冲霄的文字如音乐般流淌,时而低沉,时而浑厚,时而悲伤,时而喜悦……故事并不使人们感到陌生,君王与大臣、太后与皇帝、皇帝与宠姬、皇太子的成长、太监与后宫……不同的是切入故事的视点——它就是作者题眼里的使得不可见之物栩栩如生的有意味的形象,以及镜头切向这种形象的种种不平凡的方式。——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生、青年美术史学者 唐克扬几百年了,故宫这个大院子里面许多人来来往往。有快乐的,有忧伤的,有显赫的,有卑微的,而对于CCTV青年编导王冲宵而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触动他敏感的神经。——著名作家、北京文史专家 洪烛对于人类遗产故宫的艺术表现,王冲宵无疑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这个古老的昔日皇宫、及其过客的沧海桑田,被他细腻、感伤和有穿透力的文字进行了一次完美地再现。——《中华遗产》杂志执行主编 朱振华本书(明代篇)为围绕着紫禁城这座老宅院的第一个住户——朱姓人家,呈现了与之关联者的命运和人性。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丰沛的情怀,让人体味到其中人物的丰满和虚空,甚至细腻到他们每一次哀叹时流转的眼神。一颗慈悲之心,在此呈现。正是凭借此,他得以越过时间的洪流,进入那些人物的内心,并娓娓道来。伟大的建筑终于成为不朽的象征……这巨大的历史之城,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仿佛就注定了经历其中的人,不过是它空旷内部的匆忙过客。也许,作者正是在纪录片《故宫》的拍摄过程中,穿梭在那沉默宫墙之侧时,那些浮光掠影,那过客之哀恸,犹在耳际……直至从他笔尖流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