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200篇文章组成,按宁夏历史发展顺序编排(个别地方稍有调整)。如果说这200篇文章是宁夏历史的一个个“点”的话,那么将这些“点”串起来(尽管有些历史事件之间并不连贯),就是宁夏历史的一个“面”——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宁夏历史读物。为此,笔者在编写时,常用一些“相关链接”的文字将一个个“点”串起来,以展现其系统性与连贯性。另外,宁夏古代发生的一个个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当时全国的形势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编写时注意将宁夏历史置于全国历史大背景下来记述,以便于读者了解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本书在编写时有四点需要说明。 1、本书所记述的史事、人物均以史籍为据(包括今人研究的成果),无任何杜撰戏说成分。 2、时间断限,上限始于远古,下限止公元1949年宁夏解放(个别事情的尾巴也有留在1950年的)。 3、历史纪年按下列方式表述:清代(含清代)以前原则上用夏历(农历)纪年,并加注公历(阳历)年代;民国及其以后改用公元纪年。所有民年用的年、月、日,用汉字书写的是夏历,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是公历。 4、本书力求写成通俗历史读物,故在上用古籍文句时,除个别引文外,一般幸免译成现代文进行表述;因本书体例的关系,引文或吸收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时,未能一一注明,只在书后附“主要参考资料”注明,在此特予说明并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