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里的“忠”主要是指忠于炎刘天下、刘氏江山,具体说是指忠于汉献帝以及后来的蜀汉政权。凡是忠于刘氏宗室,维护炎刘宗社,就是忠臣义士;反之,就是国贼、逆臣。董卓、曹操、曹丕等,其所以被视为奸臣、逆贼,就因为他们无视皇权,擅行废立,将君王玩弄于股掌之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像董卓一旦把持朝政,就不顾大臣反对,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后来还杀死少帝与皇后;又擅作主张,将都城由洛阳迁往长安,曹操虽未擅行废立,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臣压君,作威作福,杀国舅董承、国丈伏完,鸩杀皇子,又逼献帝封自己为魏公、魏王,并公开表示自己只做周文王,示意让儿子曹丕篡夺炎刘天下,改朝换代。曹丕在以臣逼君、擅作威福方面比乃父有过之而无不及,刚刚即王位一年就迫不及待地篡汉自立,贬献帝为山阳公。表面上是你情我愿的尧舜禅让,实际上是乱臣贼子的篡逆之举。董卓、曹操、曹丕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封建时代的为臣之道,是欺主、弑君的叛逆之行,不仅要遭到人民的唾弃,还要受到上天的谴责。于是小说就写了董卓下葬时上天震怒,连续三次都是雷电交加,让董卓尸骨无存;曹操则终身被头风病折磨,死前还被冤魂索命;曹丕则现时现报,受禅之时遭到天谴,被一阵怪风、骤雨惊到于地,在位仅七年即得病身亡,年仅四十岁。这些在作者看来都是天道好还,都是上天在惩罚不忠之人。有奸臣逆贼,就必有忠臣义士。为反对董卓、曹操、曹丕的不臣之举,多少忠臣义士为维护汉室、延续汉祀,不顾身家性命,前赴后继地进行斗争,表现了对汉室的忠贞。尚书丁管为反对董卓的废立之举,敢以象简击打董卓,虽然被杀,却“骂声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第四回)。越骑校尉伍孚见董卓弑杀帝妃,不禁义愤填膺,于是怀揣短刀行刺董卓,事虽不成,却气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