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阿拉伯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清了一下喉咙,开始用希伯来语讲演。由于紧张,声音有些颤抖。但我坚信我能不打磕巴地讲下去,因事先我已演练了十几遍。台下五百多名男人个个睁大眼睛、以极大的兴趣、实际上是好奇心聆听我的讲话。楼上的妇女们急忙撩起挡在她们前边的半透明的隔离纱帘,注视着我,她们想看清我这个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人到底长得什么样。这是1995年4月一个安息日的早晨,在约旦河西岸一个犹太定居点内的教堂里。按照定居点的规定,凡想入住的人必须要在全体居民面前公开亮相并讲话,然后全民投票决定是否入住。同意后还有一段观察期,再次通过后才能成为正式成员。在以色列,许多伊舒夫(犹太定居点)、基布兹(共产公社)、穆萨夫(本土的村落)都有类似的规定。以色列是一个极度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性、文化历史背景、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差异极大,甚至截然相反。各类群体五花八门。比如,在以色列北部有个叫哈尔垛夫的基布兹。那里的人们拒绝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干活不用机器和电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没有电灯,不看电视,不听广播。悠然自得地过着中世纪般的田园生活。在以色列几乎每个居民点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新人入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人们当然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生活在一起,不愿外人进来掺沙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是人类社会的一条万有定律。我想人住的这个定居点的特点是信教。信教的人要遵从全部的犹太戒律。祈祷是信教群体的一项重要活动,其中安息日的祈祷最为重要,安息日的早祷要持续两个半小时。教堂内男女分开,男人在楼下,女人在楼上。女人区前置一半透明的纱帘,在整个祈祷期间纱帘紧落。安息日的早祷是每星期全村重要的聚会。祈祷后经常有一些活动,今天我的讲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消息已在两个星期前的定居点周报上刊出。教堂的主事说今天来的人特别多,大概都想看看“外星来人”。他们都问:“这户中国人家为什么要来人住,能自觉遵从全部犹太戒律吗?”这个定居点距耶路撒冷很近,乘车只需_三十多分钟。但由于是在绿线以外,所以房价只是城里的四分之一(习惯上以色列人把被占领土称为绿线以外,避免使用“被占领土”一词)。绿线以外的房价都很便宜。但在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中,距耶城较近的人们都信教。几个不信的距耶城很远。对于我这样在耶城工作、经济又不宽裕的人来说,选一个较近的地方,人住绿线以外实在是无奈的选择。为了使讲演能顺利通过,我不得不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我把三个民族都说成是伟大的。是否说这句话,事先我曾犹豫了很长时间。这本是一句中国人常用的外交套话。我担心听众觉得我说话太俗气。但没想到话音刚落立即爆发出一阵掌声,原来这不是以色列人的套话。在讲演中我不得不宣布我将遵从全部的犹太戒律。犹太戒律共六百多条。其中有三条守起来特别困难:(1)严守安息日,(2)夫妻生活互洁,(3)不吃不符合犹太标准的食物。通常把这三条看成是守犹太戒律的试金石。如某人能守住这三条戒律,就完全可以相信他会守住全部的犹太戒律。三条中守安息日最难。安息日从星期五日落前20分钟到星期六天黑以后15分钟。在这期间绝对禁止工作。总共有39类禁做的工作,每一类又衍生出许多项,这样在安息日期间共有好几百项禁做工作(见附录三)。比如,由不能生火这一项衍生出不能用电。因此,开灯、打电话、听广播、看电视、坐电梯和乘汽车均属违戒。对于不信教的人来说,守这些戒律实在是难受甚至痛苦。但对于信教的人来说是幸福和神圣。对于我来说是什么呢?是无奈。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