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大学》这部书,原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三篇,宋代理学家单独抽出成书,程颐有《改正大学》,朱熹又以此为底本,对章节重新进行了编排,分为经文1章,传文10章。朱熹说:“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本书的章节顺序,即依朱熹《大学章句》的编排,小有改动。《大学》是古代教育理论的著作,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纲领。汉代郑玄在《三礼目录》中说:“名日《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于《别录》属《通论》。”唐代孔颖达认为:“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宋代朱熹认为《大学》这本书是古代大学所以教人之法,相对于十五岁前的小学而言。他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四书章句集注》)宋代卫浞引程颐说:“《大学》乃孔子遗书,须从此学则不差。”“初学入德之门,无如《大学》者,今之学者赖有此篇书存,其它莫如《论》、《孟》。”引蓝田吕氏日:“小学之教,艺也,行也。大学之教,道也,德也。礼、乐、射、御、书、数,艺也;孝、友、睦、姻、任、恤,行也。自致知至于修身,德也;所以治天下国家,道也。古之教者,学不躐等,必由小学然后进于大学。”(卫浞《礼记集说》卷一可四十九)引永嘉薛氏曰:“所谓大学者,以其学而大成,异于小学。处可以修身齐家,出可以治国平天下也。”(卫浞《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二)总体来说,《大学》讲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论宗旨,即所谓“道”,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②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③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④【注释】①大学:据朱熹说,指大人之学。古代八岁人小学,十五岁人大学。明明德:使明德显明。第一个“明”字是使动用法。明德:指人本来具有的良知良能。宋代真德秀解释为天赋予的德性。亲:程颐认为当作“新”,据后面的传文,程说有据。新民:使民众自新。②格:至,指了解到。格物:探究事理。③壹是:一切(朱熹说)。所厚者:指家庭,与自身的关系最接近。所薄者:指国和天下,与自身的关系相对较远。④此二句原在传文第四章后,属第五章,程颐认为是衍文,依《礼记》置于此。【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使人本来具有的美好的德性显现出来,在于使民众自我革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好的境界。知道应该处在美好的境界,然后才能有坚定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然后才能心绪安定;心绪安定然后才能神志专一;神志专一才能深思熟虑;深思熟虑然后才能获得最佳结果。万物都有本末轻重,万事都有首尾始终。知道事情谁先谁后,就接近把握大学的宗旨了。古代想要把美好的德性显现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必定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必定要先培养好自己的品德和素质;想要培养好自己的品德和素质,必定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必定要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必定要先获取知识;获取知识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探究到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获得真知;获得真知,然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然后才能思想端正;思想端正,然后才能培养好品德和素质;培养好了品德和素质,然后才能把家庭管理好;家庭管理好了,然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然后才能达到天下太平。上白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要把培养自己的品德和素质作为根本。根本问题没有抓好,而要把其它枝节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对本该重视的地方没有重视,却能使薄弱之处变得深厚,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懂得这些就叫做知道根本,这就叫做最高的智慧。P1-3